張堯浠:第十八講 微觀分析之K線基本形態(線態圖解)
K線又被稱為蠟燭,起源于十八世紀日本的米市,當時日本的米商用來表示米價的變動,后因其標畫方法具有獨到之處,因而在股市、期市、匯市和金市中被廣泛引用。它是以每個交易日(或每個分析周期)的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繪制而成,K線的結構可分為上影線、下影線及中間實體三部分。K線是一條柱狀的線條,由影線和實體組成。中間的矩形稱為實體,影線在實體上方的細線叫上影線,下方的部分叫下影線。實體分陽線和陰線。
趨勢分析可以找出交易方向,位置分析用來找出交易進出場位置,而形態分析則是要確認交易方向和位置是否有效。趨勢分析屬于宏觀分析,位置分析屬于中觀分析,而形態分析則屬于微觀分析。
市場走勢具有二元性特點,即單邊走勢和震蕩走勢,通過顧比均線的特征表現,單邊走勢是發散狀態,震蕩走勢是收斂狀態。更微觀的看,蠟燭圖也呈現斂散特征,大實體意味著發散狀態,小實體意味著收斂狀態。
經典K線反轉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