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時差的關系,市場上的大事件往往發生在凌晨,比如昨日國際油價的歷史性暴跌。從高點59.2到最低觸及54.7美元,跨度達到了45個點之多,但是油市出現這樣大的反應,很多人都認為是自歐佩克開會考慮減產之后,美國總統在推特上的一句發言。
11月13號凌晨的講話,對白盤行情確實是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全球石油供大于求還沒得到數據報告的情況下,油價只是削弱了因為歐佩克減產的提振,卻并沒有立即出現較大跌幅。真正讓市場認清現實,導致油價45個點暴跌的,是晚間歐佩克月報。
當數據清晰的擺在眼前,2018年原油庫存減少3600萬桶,但是煉油庫存增加1800萬桶。另外由于商業原油庫存下滑的速度放慢,導致供需赤字縮小至5萬桶/日。以上就可以得出,目前市場對于原油的需求不如之前,且原油消耗速度,趕不上其增產的速度。從而出現供應過剩
當然了,從歐佩克的預期來看,油市在2018年還是可以實現供需平衡。只是到了2019年,由于非歐佩克產油國的供應增速太快,可能會打亂市場,以至于歐佩克+聯盟需要在12月初會面,討論穩定油市的最好舉措。
其中最為顯著的,是美國原油的產量,盡管大幅度的增產,目前已經實現了自身的供需平衡,但是考慮到出口,可能會在明年增產至1200萬桶/日。而市場,正是在這種種的猜測下,走出了日線上的12連陰,刷新2017年11月份以來新低。大陰壓制下,想要在短時間內改善全球供需問題開始變得困難,昨日價格如期跌破58關口并延續跌勢。
那么日內短線,還是要空,震蕩下跌目標看到54位置即可。只是在利空壓力下,趨勢極弱,年內油價破位40關口也是有可能。
一直以來,困擾有車一族朋友的問題,是在國際原油接連下跌的情況,國內成品油的價格為何不跌反漲?是油跌了桶在漲, 還是加工成本在增大?對于這個問題,市場上已經有了答案,據說國內成品油價格的下調基本坐實,在11月16號有望創得最大跌幅。對于這一消息的虛實,你又怎么看?
筆者嘉月,在職高級分析師,中金網、東方財富、新浪微博特約財經作者,專注黃金、原油、外匯市場研究,對模型交易論、短線四維操盤法有獨特見解。
2018-11-14 文/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