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芷瀅:11.13做投資不一定賺錢,炒黃金無損模式一定不虧錢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內越來越多人有了投資的意識并參與其中,可是大部分賠的很慘,對于投資似乎有了很多誤解,不僅損失了錢財,對心靈也有了難以銷蝕的傷害。
目前在中國,家庭的98%收入來自于工資,只有2%的收入來自投資,更多的是辛苦“掙錢”的行為;而美國,家庭的50%收入來自于工資,50%的收入就來自于投資,更多是輕松“賺錢”的行為。掙錢,似乎有些“被動”,而賺錢比較“主動”,最終的結果的差別肯定是很大的,中國人一旦失業,生活困難,而美國人生活富足,不怕失業。那么,究竟如何正確地進行投資理財呢?
中國老人:唉!掙了20年,我總算有了足夠的錢,住進去新房子了。
美國老人:唉!住了20年,我總算還清那棟房子的貸款了。
以上是美國老人與中國老人的一段對話,聽完他們的對話,你有何感想呢?是否覺得中國老人很“傻”,中國老人掙了20年錢,才有足夠的錢買房住進去,你有沒有想過就在目前房價蹭蹭上漲的情況下,雖說攢了20年的錢,但最終就有可能會出現買房資金仍不夠的情況。芷瀅對此有以下想法:
1、真正理解什么是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簡單地說就是“錢生錢”,個人和家庭通過投資使有限的金融資源獲得最大的效益,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從而加速財富的增長。
2、投資理財的四大基本原則
保本不等于保值,保值也不等于增值,投資理財的最終目的在于資產的增值和購買力增加,所以投資對于每個人和家庭來說很有必要。但是做投資不可帶著盲目性,需要遵守四個基本原則,一是合法性原則,即投資活動要合法,那些地.下堵.博的投資一定不能參與;二是安全性原則,不要冒太大的風險,首先以穩健型的如穩利精選基金等低風險投資品種為主,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配置高風險的如股票等投資品種;三是收益性原則,爭取最大的投資收益,比如銀行1年存款年利率過低,可以投資一些低風險的理財項目;四是流動性原則,投資要容易兌現,比如產品到期能保證一定拿到本金和收益。
3、投資的渠道又有哪些呢?
投資的渠道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實業投資,即使自己創業開公司,辦工廠等有實際產業的投資;第二種是非實業投資,如銀行、房地產、證券、基金、理財產品等。實業投資,投資者需要有三大投入:資金投入、專業投入及管理投入,所以對個人的要求很高,賺錢比較累。至于非實業投資,相對實業投資來說稍微輕松些,因為大多數投資者只要選購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品種,交由專家管理賺錢,好的投資只要坐等高收益了。
不過,現今非實業投資產品五花八門,投資者也是挑花了眼,適合投資者自己的很重要。投資者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并采取分散投資策略,實現收益最大化。此外,家庭資產合理配置的比例,可以參考“4321理財原則”,即40%進行投資;30%用于生活開銷;20%儲蓄備用;10%購買保險,科學配置資產。
黃金投資打破傳統模式虧損的怪圈--無損新模式--虧損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