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指導:棉花新作集中上市 期價下跌壓力不減
受摩擦戰和美棉豐產壓力, 10月上旬ICE棉花期價延續低位盤整。隨后颶風“邁克爾”侵襲美國東南部棉區以及德州產區降雨, ICE期價強勢上行。國內新棉陸續上市,舊作庫存高企,國內期、現貨價格在供應壓力下整體走弱。疊加紡織市場持續清淡,下游消費乏力,棉價易跌難漲。
一、基本面重要影響因素分析
1.多空交織, ICE期價延續調整
10月份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全球產需預測,略微調增了美國2018/19年度產量,由于全球進口和消費預期調減,出口量下調。全球消費量減少被棉花產量下調和期初庫存大幅下降抵消,全球期末庫存環比下降4%。USDA報告公布后, ICE期價有所抬升。10月中下旬颶風侵襲美國東南部棉區,隨后德州遭遇大雨,新棉品質預計將受影響,市場顯著反彈。從目前美棉生長情況來看,棉花生長狀況在良好級以上的達到34% ,較.上年同期減少22個百分點。美棉生長優良率大幅不及往年,對美棉價形成支撐。但受中美貿易戰影響,中國大量取消訂單,近期美棉出C ]數據持續不佳。中美貿易爭端未決、美棉需求預期下調,ICE期價上行乏力, 預計短期仍以窄幅調整為主
2.新棉陸續上市,籽棉價格持續下調
本年度國儲棉從3月12日開始拋售,至9月30日輪出收官。2017/18年度國儲棉拍賣輪出總量
431.18萬噸,總成交量251.03萬噸,,成交率58.21%。目前已進入棉花收獲季,國內供應端由儲備棉轉為新棉。新疆棉企收購工作也陸續展開, 9月中旬北疆昌吉、奎屯等地機采棉40%衣分收購價達6.2-6.5元/公斤,整體價格重心相比2017年開秤時期上漲0.2元/公斤左右。進入十月份后,隨著籽棉集中上市,收購價格在高開后出現下調,北疆機采籽棉主流收購價格在5.5-5.9元/公斤,低價甚至達到5.3元/公斤。目前紡織廠仍有大量儲備棉庫存,隨著新疆棉的,上市,棉花市場供應將繼續增大。棉花加工廠收購將趨于理性,預計籽棉價格仍有下跌空間。
3.棉花、棉紗進口量同比大增
國家發改委10月12日發布了關于2019年糧棉進[ 1關稅配額發放的公告,其中, 2019年棉花進口關稅配額數量仍為89.4萬噸。最近幾年,我國棉花進口關稅配額量保持89.4萬噸不變,而滑準稅配額發放也很有限。今年6月份商務部首次增發了80萬噸滑準稅棉花進口配額,以滿足國內用棉需求。2018年8月、9月我國進口棉花數量分別達到16萬噸、14萬噸,分別同比增長91%、56%。 目前增發的滑準關稅棉花進口配額陸續發放到用棉企業手中,以及新年度1%配額陸續落實,后期進口棉數量仍將增長。同時,隨著貿易摩擦不斷加劇,美棉價格受抑制明顯,外紗的優勢開始顯現。5月分以后外紗進口量出現明顯增長,抑制國內棉花消費。
4.紡織行業清淡,“金九銀十” 表現乏力
對于紡織行業,金九銀十本該是銷售旺季。但是,目前國內多數地區紡織市場維持不慍不火,紗線訂單量下降,企業紗線銷售困難,庫存不斷增加。紗線報價也表現疲軟, 普梳紗32支報價24150元/噸。目前不同規模的紡織企業原材料庫存水平不一,大型企業庫存水平在1-2個月,主要是前期競拍的儲備棉以及少量陳棉,中小型企業多為隨用隨買。由于9月份以來,企業訂單明顯下降,銷售利潤空間降低,企業也多維持按單生產。外需方面, 2018年9月我國出口]紡織品服裝約266.09億美元,環比減少1.64% ,同比增長12.04%。 9月18日美國政府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約2000億美元商品自9月.24日起加征10%關稅,并與2019年1月1日起將加征關稅稅率提高至25%。這部分加稅稅率調整對我國紡織品出口的影響預計將在10月出口數據中得到體現, 9月樂觀的紡織品服裝出口數據或存在超前銷售的可能。美國對中國紡織品服裝加征關稅,對中國紡織品產業影響較大,將直接影響未來的棉花需求。
二、總結及后市展望
10月美農報告大幅調減全球棉花期末庫存,疊加颶風“邁克爾”侵襲美國東南棉區以及德州遭遇降雨,預計將對新棉品質造成影響,美棉價也有較明顯反彈。目前美棉生長優良率下滑, 收獲進度趨緩,對棉價形成支撐。但是由于中美貿易戰未見緩和,美棉出口銷售情況不佳,市場仍趨于謹慎,預計ICE期價.上行空間有限。國內正處于新棉集中上市期,新疆棉大概率豐產、工商業庫存高位,疊加后期棉花進[ 1配額的下發,國內供給壓力凸顯。由于原料供應無憂,舊作棉花庫存充足,紡企補庫意愿較低。9月中美貿易戰摩擦再次升級,國內下游消費轉淡。紡企訂單不佳,棉花消費受到抑制。目前國內棉花現貨價格下跌,鄭棉走勢趨弱,市場整體信心不足。在產增銷乏的基本面下,棉價后市壓力不減。
文/金信期貨葉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