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睿銘:黃金原油投資要做情緒的主人
實力是盈利的基礎,穩健是獲利的根本!大家好,我依然是活躍在投資一線的黃金分析師陸睿銘。投資道路上,不管你是新手還是老手,你都需要有自己的原則!一次投資就是一次經歷,把握住你的每次成長,俗話說:“吾日三省吾身”,只有學會總結,培養自己的原則,不讓自己迷失在投資的道路上,你才能走得更遠,站的更高!一個好的老師能帶你度過迷茫,找到該走的路,摸清方向,成功就在你轉角之后!
一、“死心眼”
一般來說,一旦投資者認定了這項資產會漲,那么第一印象就很難動搖,投資者會傾向于選擇性地過濾不符合自身判斷的信息。例如看漲的投資者會不斷在市場中尋找利好消息,而非辯證的看待一項消息對該資產帶來的影響。倘若陷入了此誤區,投資者很可能會在交易中因小失大。
二、“損失恐懼癥”
陷入這個誤區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不愿意“止損”,就算表面信息已明確顯示如今的持倉已與大勢相反,但是“損失恐懼癥”的惡魔一旦作怪,投資者就容易陷入“死扛”,不愿意清空倉位來逃避面對他們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最終導致爆倉也不是不可能的。
三、“后見之明”
每當一項資產價格暴跌后,市場總會爆出一則消息表明那是主因。而投資者亦認為,這些事件是可被預見的。但事實上,暴跌與暴漲的行情永遠比利空與利多消息來得快,畢竟普通投機者永遠不可能成為第一手資料的獲得者。
四、“追趨勢”
投資者經常會通過資產過去的表現來判斷往后的行情,當然,以史為鑒是我們分析行情的方法。但是,歷史并不會簡單的重復,不要以為過去的歷史時刻會導致某資產暴漲或暴跌,如今就能照葫蘆畫瓢,這樣的投資并不具備可持續性。
五、“過分自信”
與“過于悲觀”很多時候,投資者很難放棄一段正在虧錢的行情,但卻很容易在一段有5[%]收益的行情中,以獲利0.5[%]而收場。這就是投資者交易心理驅使的最大弊端,也是沒有透徹辯證分析行情的結果。這樣多年下來,即便有贏有虧,但最終的收益大概率都為負數。
文:陸睿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