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點消息
04:30美國API數據利多,晚間20:30美國至8月3日當周EIA原油庫存(萬桶)數據將會發布,市場預期為減少336.7,前值為380.3,依據國際原油市場供給環境,此次EIA利多原油概率極大,禎明提醒投資者保持關注。
——油石市分析
自2016年底歐佩克與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以來,擁有一定決策權的“歐佩克+”組織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國際舞臺,時而攪動整個原油市場。不過,這一聯盟的地位似乎已搖搖欲墜,兩大產油國正試圖完全主導未來油市。
俄羅斯最大的石油公司RosneftOil在周二公布財報時告訴投資者稱,該公司在2018年下半年的原油產量將取決于歐佩克近期的動態,但考慮到沙特和伊朗之間的敵對關系,該公司難以把控歐佩克+未來會朝著什么方向發展,不清楚歐佩克+或其他石油組織聯盟能否有效地作出決斷。
到目前為止,歐佩克+當中沒有一個國家表示有計劃要離開該組織。然而,沙特和俄羅斯站在一隊,與伊朗的關系十分緊張。伊朗此前曾指責沙特和俄羅斯違反減產協議,過度增加原油供應而擾亂了市場。
有消息指出,沙特和俄羅斯正在考慮組建一個新機構,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取代歐佩克的地位。路透專欄作家JohnKemp認為,歐佩克作為一個決策組織的角色已被邊緣化,石油市場已經進入由沙特和俄羅斯主導的后歐佩克時代,美國也將通過其政治影響力在油市占據一席之地。
在6月歐佩克大會決定增產的前幾周,俄沙兩國就已經開始提高石油產量,而沒有征求過其他成員國的意見。根據政府提供給歐佩克的數據,沙特6月的原油產量從5月的1003萬桶/日和4月的987萬桶/日上漲至1049萬桶/日。預測到供應限制將有所放松,俄羅斯國有石油公司Rosneft也從5月底就開始提高產量。這也證實了,油市的決策權力中心已經從歐佩克和歐佩克+轉移到沙特和俄羅斯。
市場也感應到這一變化。在歐佩克正式作出增產決定前,對沖基金經理就已經開始削減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及期權的多頭倉位。美布兩油的凈多頭頭寸從4月中旬的峰值10.93億桶下降至6月第一周結束后的7.9億桶,從那以后的變化則相對較小。由于交易商預計原油供應量將在下半年增加,布油的日歷價差自4月下旬以來也一直在下滑。
增產早已是沙特和俄羅斯一致的決定,包括伊朗在內的一些持反對意見的國家實際上別無選擇,他們最多能在增產多少上提出實際意見。這也凸顯出,歐佩克其他成員國目前并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余地。
不過,沙特和俄羅斯(尤其是前者)仍然有充分的理由希望其他成員國正式地參與決策,因為歐佩克就像一塊“保護盾”,在面臨美國的抨擊時為沙特提供政治保護。
此前特朗普多次將油價上漲歸咎于歐佩克,而非單單指向作為該組織“老大”的沙特。其實沙特也希望確保產量決策由歐佩克組織定奪,而不是獨自或與俄羅斯一起攬下全部責任,畢竟俄羅斯也不是歐佩克的成員。
然而,沙特和俄羅斯實際上已經拋開歐佩克,在私底下進行真正的談判。雖然兩國也是各有各的盤算,但由歐佩克的名義作出決定已經無法掩蓋決策權已經轉移到其他地方的事實。
據傳沙特7月份原油日產量意外下降,加劇了市場對美國制裁伊朗后供應緊缺的擔憂,國際油價上漲。
8月6日,伊朗再次受到美國制裁,屆時伊朗政府將不得再購入美元、黃金和貴金屬,并且無法繼續向美國出口地毯、食品等貨物。不少伊朗民眾擔憂,美國重啟制裁后將進一步打擊經濟,而多家歐洲企業也面臨沖擊,恐將再次失去伊朗市場,此前與伊朗企業簽署的合約可能也無法履行。
另外,兩大產油國——沙特和俄羅斯的增產產量似乎比市場最初的預期來得更為有限,疊加美國即將恢復對伊朗的制裁,市場對油價上漲的情緒就更為樂觀。
綜合看來,歐佩克的職能后已經被沙特和俄羅斯架空,油市未來的走向亦然掌握在這兩個國家手中。從國際油價近期的波動中也可以看得出來,近期由于各方原油市場不穩定因素的增多,這使得人們更加擔憂原油市場的供給問題,這也將進一步推升國際油價。
期貨原油主力合約SC1809從最初在國內上市以來,整體就偏向于多頭走勢,從最初的459一線到現最高549一線,漲幅可觀,抓住趨勢收益也驚人。或許是因為國人股票玩的久吧,買盤情緒比較濃厚,但這也表現出了市場對原油供給緊張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