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近期公布了該公司的2022財年第二季度財報,第二季度營收為153.2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96.31億美元相比下降22%;凈虧損為4.54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凈利潤為50.61億美元,相當于同比下降109%。
作為CPU領域占據壟斷地位的Intel來說,剛公布的二季度財報無疑表明疫情下半導體行業面臨的行業不景氣,但是信息化越來越高的現在,半導體無疑是信息化社會的核心,其發展潛力依然巨大;Intel凈利潤超過一倍的下滑的背后,對應的是國產芯片的蓬勃發展,讓我們跟隨大數據觀察國產芯片中蘊含的機會。
平均收入和毛利率雙增國產芯片平均收入及毛利率
可以看到2022年2季度,國產芯片板塊呈現收入和毛利率同步增長的態勢,在Intel營收下滑的同時大幅增長66.03%不由得讓人遐想,是否國產芯片替代了部分份額,疫情導致全球生產經營動蕩的同時,國產芯片反而迎來了更多的利潤增長點,行業估值得以重新構筑。
國產芯片精選策略
經過大數據的統計,我們發現國產芯片板塊中是否縮量明顯對板塊有巨大影響的因子;在過去五年中分別選取汽車芯片板塊中縮量的且按照股票評分從大到小選取3-5只股票為條件,選出來的個股大數據計算在周期回測持8個月最優,
對近五年的統計結果,可以看到采取縮量因子的國產芯片策略累計收益率達到了498.70%,年化收益更是達到42.98%,全程領先且大幅跑贏國產芯片主題。
綜上,Intel遭遇的營收下滑和二季度凈利潤下降一倍導致的虧損讓不少業內人士大跌眼鏡,但是國產替代化的浪潮對芯片行業的蔓延也讓國內相關企業迎來新的生機,有投資國產替代方向想法的投資者,可以更多關注其中國產芯片的機會,而其板塊縮量個股更容易走出好結果特性也是提醒大家管住手不要貿然追漲,低吸更有性價比,持倉周期也是以中線為主,8個月左右的持倉時間更適合國產芯片!
警示:文中如涉及個股僅作案例之用,不構成任何推薦!據此操作,風險自負!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