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先反彈后回落,其中大盤表現較為萎靡,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沖高后回落,上證綜指下跌3.35%,創業板上漲0.03%。市場的波動和結構分化體現了市場對于IPO重啟后股市生態的茫然。證監會暫緩IPO審核也體現了IPO重啟后監管層的審慎態度。預計春節前市場將保持平淡,演繹“牛皮熊毛”的小幅震蕩,但結構性機會不會缺乏,成長股的機會仍然是未來投資的關鍵,我們應在安全至上的大原則下,尋找“新藍籌”的投資價值。
從經濟大背景來看,2013年CPI整體控制得力,12月份更是回落明顯,CPI、PPI同比分別增長2.5%、-1.4%。這確實反映了物價壓力的緩和,更體現了經濟的疲弱,意味著3季度以來的經濟弱回升結束。展望2014,經濟進一步下臺階的趨勢是確定的,經濟進一步下臺階的風險主要來自4個方面:中國公路建設的不斷下滑、高鐵建設的見頂平緩,以及房地產(行情 專區)開發建設在嚴重泡沫高位的下行風險,以及地方工業園區建設的下行。這些傳統經濟領域風險的持續釋放,意味著代表這些傳統行業的大盤股將持續承壓。當前的改革,勢必在這些領域清理產能過剩。但凡改革,也必真正整頓了這些落后的產能才能為新產業的發展創造良性的環境。改革無牛市,大盤的整體性機會仍然需要耐心等待。
從市場的結構來看,上周表現活躍的仍然是創業板,新股發行價格高企推動投資者回過頭尋找次新股中的優秀公司。但IPO中遇到的暫停上市事件和暫緩審核的臨時措施讓投資者對政策態度的預期不穩定,創業板沖高回落,距離歷史新高一度僅差0.13點。我們認為,成長股的機會仍然是未來投資的關鍵。正所謂改革無牛市,轉型出牛股。舊的產業形態和經濟形式正山雨欲來,新的產業形態和經濟形式也正破繭而出。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是因為對舊的產業來說必須被整頓;這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是因為新的產業也正在這個時代迎來大發展。從其他國家和中國歷史上的“改革整頓期”來看,盡管大盤并無機會,但結構性的新產業機會和個股行情從來都不缺乏。
從經濟政策環境和政策預期來看,宏觀政策的主基調并不寬松。在2013年,中國的貨幣政策并未實現其預定目標: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今后,這一努力仍將繼續。降低融資成本的措施理應是改善貨幣環境的,但降低成本的政策措施必然出現一個悖論:壓制物價以降低成本的路徑是貨幣緊縮,而降低利率的路徑則是貨幣擴張。這一悖論的大背景則是過去數年來形成的貨幣錯配:傳統經濟領域被注入了基礎貨幣進一步膨脹,新興經濟領域因其天然的風險特征嚴重缺乏貨幣,而連接基礎貨幣和活躍貨幣之間的橋梁確實被傳統的金融渠道壟斷并實施著壟斷高價。以上特征意味著,基礎貨幣的進一步注入,都將進入傳統領域,新興領域和公開貨幣市場難獲甘霖。只要不實施貨幣制度的重大改革,貨幣政策就必然面臨這樣的尷尬:放貨幣就是進一步給經濟毒瘤充血,收貨幣就是抽健康軀體的血。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改革無牛市,整體上必須注意安全;經濟減速期,投資大安全產業,包括代表國家安全的國防軍工、代表環境安全的環保產業、代表食品(行情 專區)安全的品牌食品及安全監測、代表健康安全的醫藥(行情 專區)生物,以及代表生產安全的工業技術和工業標準服務。
股市的價值體系正在重塑,一方面,老的藍籌股已經遲暮,龍頭企業或因加強行業地位和創新而獲新生,但大多數股票公司將逐步淡出公眾的視線;另一方面,新產業形態不斷涌現,其中的新龍頭也將初步進入公眾視線,成為未來藍籌股的中堅力量。監管層和國家有關部門頻頻對藍籌股示好,是一種對公眾的誤導。未來的藍籌才是真的藍籌,過去的藍籌,只是資本殺手。2014年的投資,應該在安全至上的大原則下,尋找新藍籌的投資價值。我們堅信:趨勢比估值更重要,藍籌,是未來能夠持續帶來收益的公司。在這一激蕩變化的歲月中,過去的業績 ,不代表未來。這一基本原則,也是下一周思考布局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