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市場在午市后出現了跳水的態勢,尤其是上證指數更是放量下挫,且核心主線的自貿區概念股出現分化格局,說明熱錢有進一步減輕倉位的動作,進而意味著短線A股的壓力開始漸趨增強。
分析人士認為節前A股市場的走勢難有大的作為,因為核心主線開始出現分化的態勢,這本身就說明了多頭的做多陣營出現了分化,熱錢的做多陣營也不再是鐵板一塊,既如此,市場的驅動力就明顯降低。
與此同時,長假期間可能會面臨著諸多不確定的風險:一是IPO重啟,二是敘利亞等邊緣政治局勢會否進一步向危機方向轉化,三是美聯儲退出QE的信息會否增強。如此諸多的不確定因素,均可能會導致存量資金不敢過分加大操作頭寸。所以,無論是股指期貨方面,還是現貨的倉位方向,多頭大多不敢輕易下重注。也就是說,主戰的多頭陣營可能會更多傾向于節后再說。在此背景下,市場的買盤力量自然減弱,相關強勢股的獲利盤拋壓也會有所增強,故短線A股的走勢的確不易過分樂觀。
但市場也不易過分悲觀,因為銀行(行情 專區)股的估值很是便宜,雖無大的上漲空間,但更無大的下跌空間。所以,即便不確定性因素在長假期間兌現,A股在節后也就略微調整調整,就會再度回抽。
在操作中,建議投資者仍可以持適量倉位過節。其中,改革主線中仍可以關注一些題材豐富但估值略微低企的品種,比如說高速公路(行情 專區)股、商業股等擁有改革題材的品種。與此同時,國慶后將進入到三季度季報,所以,也可以圍繞三季度季報做足文章,染料、草甘膦、吡啶、氨綸、鈦白粉等三季度業績有望樂觀的品種也可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