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據日本經濟新聞,日本軟銀集團旗下的英國芯片生產商安謀控股(ARM Holdings)將把中國業務交給其與中國合作伙伴新成立的合資公司。
據悉,合資公司名為ARM mini China,在中國深圳正式注冊成立,包括國家支持實體在內的中國投資者持有51%的股份,安謀持有其余49%。
國際芯片巨頭有望登陸A股
更重要的是,日本經濟新聞引述消息人士稱,IPO計劃或將得到監管機構的快速批準。實際上,去年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就曾表示,未來ARM本地化將獲得更廣闊的空間,甚至不排除未來會在中國IPO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ARM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芯片技術供應商之一,其芯片技術廣泛用于全球約90%的移動設備上,2017年,基于ARM技術的芯片出貨量約為200億片。
ARM被譽為“手機心臟”,從事低費用、低功耗、高性能芯片研發,全世界99%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都采用ARM架構。所有的iPhone和iPad都使用ARM芯片,多數Kindle閱讀器和Android設備也都采用這一架構。
公開資料顯示,軟銀在2016年7月以243億英鎊收購ARM,為每股ARM股票現金支付17英鎊,較ARM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溢價43%。孫正義在宣布收購事宜后曾表示,隨著未來幾年內物聯網的爆發,市場對ARM芯片的需求也將同步增長,ARM將會藉此躋身于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行列。
而隨著ARM mini China上市預期逐漸增強,此前和ARM開展合作的國內公司有望成為率先受益者。
據公開資料,去年5月,Arm在北京與厚安創新基金簽署協議,雙方擬在深圳成立合資公司,由Arm提供芯片設計所需知識產權、技術支持和培訓,但由中方控股。后者厚安創新基金由中投公司、絲路基金、新加坡淡馬錫、深圳深業集團、厚樸投資與ARM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厚安創新基金在北京正式成立啟動。該基金規模為8億美元。而沙河股份的實控人深業集團正是此次參與合資方之一。
此外,早在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中科創達和ARM聯合成立了“安創空間科技有限公司”,通過ARM技術支持以及中科創達的落地支持,共同加速中國物聯網生態系統的發展。
國產芯片有望受益
業內分析稱,ARM中國合資公司的成立也是中國在芯片領域所取得一個突破。當前,中國正尋求發展自己的半導體產業,以降低對國外供應商的依賴。通過ARM中國合資公司,預計中國將獲得一些芯片技術源,尤其是一些具有戰略意義的芯片技術。此外,中國再也沒有必要擔心,其他國家會對ARM施壓以減少對中國公司的技術支持。這無疑對國內國產芯片產業提供巨大利好。
具體公司方面,國產芯片板塊顯示:
紫光國芯:國內最大的芯片企業,有三家子公司為“國家規劃布局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正在研制高性能第四代DRAM存儲器芯片產品;大容量存儲器芯片業務的客戶包括美國、日本和臺灣地區的知名半導體公司,測試服務已達到世界主流水平;
兆易創新:國內存儲龍頭,是A股中技術最為先進的存儲廠商;NORFlash、NAND Flash及MCU為主要產品的業務板塊,客戶涵蓋三星、展訊、匯頂、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