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收官,滬指全年振幅近13.98%,創下有史以來最低波動率。
在年前最后一周,不少機構仍堅守在調研第一線。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12月25日-12月31日,一共有98家A股上市公司接受了機構調研,環比此前一周(71家)增加27家。
中小創占比超7成,電子行業最受青睞
統計顯示,這98家被調研公司中,中小板占49家,創業板占26家,主板占23家,中小創合計占比76.63%。可見,中小創依然是機構調研的主要對象。
從行業分布來看,電子重回機構最青睞的行業,機械設備、化工等行業也備受關注。
展望2018年,多家機構認為A股將迎來慢牛行情,可繼續捕捉如5G、國產芯片、人工智能等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新白馬股。
57家機構扎堆調研日海通訊
具體到公司而言,當周被調研最頻繁的是伊之密,在12月26日、27日和29日共接待了6家機構。
該公司在接受調研時表示,一直在積極尋找合適的并購標的,并在今年成立了新的投資管理部門。該公司希望可以為客戶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提供主機,因此并購會向產品上游或下游以及產品的周邊配套等方面延伸。
從調研機構家數來看,有20家公司被10家以上機構密集走訪。其中,日海通訊被57家機構扎堆調研。
12月21日,日海通訊發布公告稱,以合計人民幣5.18億元收購芯訊通及芯通電子兩家公司的100%股權。值得注意的是,芯訊通是移動通訊模塊國產的老大哥,無線通信模塊出貨量在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穩居全球第一,其主要的客戶就包括摩拜單車。
周五(29日)日海通訊還受益于5G概念,股價創新高,在一眾表現平平的調研股中脫穎而出,當周漲幅超過15%。數據還顯示,其在2017年股價也大漲近40%,而四季度股價就漲了38%。
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還發現,被機構扎堆調研的這20家公司已有13家發布預喜公告,其中,新綸科技更是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289%。
以下為12月25日至12月31日期間,調研機構家數大于10的公司名單:
王亞偉“愛股”再度吸引眼球!
從調研機構來看,過去一周知名機構調研各有所好,較為分散。其中,勁嘉股份、美的集團和中環股份同時獲兩家知名機構青睞,
曾經的“公募一哥”王亞偉也在2017年末“秀”一把,旗下千合資本所關注的紫光股份則是“云計算”領域的佼佼者。
調研中,紫光股份介紹,公司在“云服務”戰略的指導下,將大力發展縱向貫通以大數據為線索的“云—網—端”產業鏈,橫向拓展以云計算、智慧城市和移動互聯網為主要方向的行業應用,做現代信息系統建設、運營與維護的全產業鏈服務提供商,從傳統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商向云服務提供商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