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花式“賣殼”手法迷亂人眼
臨近歲末,上市公司各種“賣殼”也多了起來。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近期A股頻頻上演“花式賣殼術”:有拍賣式,有仲裁式;有清倉式,也有分步式;有直接式,還有間接式;有主動式,更有被動式,花樣繁多迷亂人眼,簡直讓人不得不服。
不過,隨著監管的進一步趨嚴,殼買賣的暴利行情已然出現轉折,雖然仍有溢價買殼,但往常少見的折價賣殼已逐漸增多。業內人士指出,未來殼交易分化趨勢仍將持續,部分資產較差、難以裝入優質產業標的的殼股會被逐步擠出,裝入盈利前景良好產業標的的殼股會受到追捧,而純粹炒殼的行為在嚴監管下將愈加寸步難行。方式
由于部分ST公司出于保殼需要,部分實控人出于資金周轉、業務布局等考慮,年末往往成為上市公司賣殼的旺季,各種形式的殼交易也風生水起。
再爆大股東減持 京東方A股價昨日再度暴跌
受第二、三大股東發布減持公告影響,昨日,京東方A股價再度大跌,盤中觸及跌停,報收5.22元,跌幅達9.69%。
10月份以來,經營業績的超預期增長讓京東方A股價連續大漲,成為A股市場的明星股。不過在大漲過后,京東方A的第二、三大股東分別在21日和25日發布減持公告,若以頂格完成減持計劃,合計減持金額將超過40億元。從大股東首度宣布減持計劃時起,京東方A便遭遇大跌,四個交易日內累計跌幅達21.74%。
Wind數據顯示,從11月22日至昨日,京東方A資金凈流出額分別為22.64億、33.91億、18.90億、3.96億,合計凈流出額約8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