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上市公司中股東股權變更是常有的事情,往往這些行動也會影響股價,竟然又家上市公司可以“坑”百家機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今日上市公司看點吧!
爾康制藥“坑”了百家機構!
在公告中承認“重要會計差錯”的爾康制藥,11月23日復牌后連續三天一字板跌停,嚴重拖累重倉持有的公募基金。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股價已經跌到基金公司估值下限,在依然一字板下跌的情況下,或將接著拖累上述基金表現。
在持有爾康制藥較多的基金中,中郵基金任澤松管理的7只產品抱團持有,其中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持有3994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2.18%,截至三季度末,持倉市值為基金凈值的10.12%;中郵信息產業基金持有3962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2.17%,持倉市值為基金凈值的10.44%;中郵核心競爭力基金持有1351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0.74%,持倉市值為基金凈值的12.28%。
此外,華夏紅利混合基金持有3205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1.75%;華夏復興混合基金持有1325萬股,華夏收入混合持有587萬股。
出100萬就拿到匯源通信控制權
多次重組無果的匯源通信(000586,SZ)有了新的實控人。
匯源通信曾于11月22日晚公告稱,北京鴻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鴻曉)以100萬元受讓股份,并擔任匯源通信大股東蕙富騏驥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從而獲得實控權。公司實控人將變更為北京鴻曉實控人李紅星。
11月27日,深交所下發問詢函,要求北京鴻曉說明實現間接收購匯源通信的認定依據;以及“在2018年6月24日前完成相關資產重組”承諾的具體履約能力、擬采取的措施等。
值得注意的是,李紅星所持有的北京鴻曉70%股權系其今年10月剛剛受讓而來,其從業經歷多為券商、信托等金融機構。新實控方的實力究竟如何?能否在未來7個月內完成重組?
中小市值公司股票質押頻現預警
11月以來,已有超過百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涉及股東股票質押風險的相關公告,這一數量還在不斷攀升。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股權質押作為一種融資工具,本身并沒有問題,迫近警戒線也不意味著風險不可控。但如果單一股東質押比例過高,或同一公司的多位股東都在質押,那么當市場出現較大波動時,就容易引發潛在風險。
藍籌股高位震蕩之時,股票質押風險卻在部分中小市值公司中悄然涌動。
據記者統計,11月以來,已有105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涉及股東股票質押風險的相關公告,超過過去數月之和,部分股東數次補充質押物,個別股東甚至被強行平倉。東財Choice數據顯示,已有182家公司共397筆質押處于預警狀態。另據中證登最新發布的數據,股東質押股票占公司總股本比例在40%以上的公司家數已達308家,較年中進一步增加。
在市場分析人士看來,當前市場關注度集中于藍籌股、白馬股,遠離主流視野的中小市值公司正逐步回歸正常估值水平。“迫近警戒線并不意味著風險不可控,市場應重點關注質押比例較高、業績持續低迷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