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以CJ、SM、JYP、YG為代表的韓國四大影視娛樂上市公司因大量業務涉及中國,損失最為嚴重。這四家公司中SM、JYP、YG屬于韓國藝人公司,產生出權志龍、BIGBANG等藝人,受“薩德”影響,這些當紅藝人曾一度在中國“消失匿跡”,經紀公司損失巨大;而CJ屬于影視內容生產方,也因韓劇的限制而遭受損失。
韓國娛樂公司都有哪些
SM娛樂:規劃力值得夸耀,但常深陷在自己的世界,常常不出專輯,從事奇怪的事業,相信他們的規劃力和經驗,但fan service有些散漫。YG娛樂:代表經常上電視,有相關的聯想詞,像是藥局、非好感的累積。JYP娛樂:最近事情算做得好,人力不足,比起自家,外包的做得更好。
FNC娛樂:曾經很有話題性的,但下一代的新星不在了。CUBE:規劃力有極限,新人開發組還不錯。DSP:期待值低到谷底,稍微好一點,粉絲就會有虛無的期待。STARSHIP:規劃力還可以,但有點脫離大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