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可以粗略的得出一個數據——在未來騰訊的辦公缺口將高達130萬平方米。在這種情況之下,騰訊以85億超低價購入大鏟灣地塊便可一次性解決這一棘手難題,或許這是騰訊購入這塊土地的初衷。
其次,建設一座“科技島”即是騰訊一直以來的一大心愿也符合深圳市的長期規劃。早在2016年9月20日,深圳市政協召開六屆十七次主席會議上,時任書記馬興瑞就透露了一個重大消息:“大鏟灣1.2平方公里的地,按照產業政策,讓馬化騰在這里打造一個互聯網+產業科技園拉動這個產業,不要在全國各地東蓋一棟樓西蓋一棟樓。”時隔三年,騰訊終于如愿以償將這塊風水寶地收入囊中。
事實上,近年來攻城掠寨的不止騰訊一家,圈地建樓早已成為互聯網公司的家常便飯。
以阿里巴巴為例,阿里在4個城市持有地產,房產總價值超過200億。其位于杭州濱江區的阿里巴巴總部大樓,總建筑面積136000㎡。按照這一區域的寫字樓價格約為2萬元/㎡來看,阿里巴巴總部大樓市值約27億元左右。
支付寶總部大樓位于杭州西湖黃龍廣場,總建筑面積為85000㎡,可容納8000人左右辦公。按照這一區域的寫字樓價格約為2至3萬元/㎡來看,支付寶總部大樓市值約17億元至25.5億元左右。
而阿里巴巴集團的國際運營總部和商業云計算研發中心位于深圳后海總部基地,由4棟塔樓及附屬裙樓組成,總建筑面積約80000㎡。按照這一區域的寫字樓價格約為12至17萬元/㎡來看,阿里巴巴位于深圳的建筑市值約96億元至136億元左右。
2015年阿里巴巴還在北京購入望京綠地中心3號樓,此樓高150層,總建筑面積約為55000㎡。按照目前這一區域的寫字樓價格約為4至5萬元/㎡計算,此樓總價值約為22至27.5億元左右。
此外,阿里巴巴2017年6月時宣布阿里江蘇總部和阿里巴巴產業園區,選址南京建鄴。具體面積尚不得而知。而在成都、廣州等地阿里也都設有區域運營中心。
與阿里房產價值不相上下的還有百度,百度位于北京的百度大廈、百度科技園,位于深圳的研發中心及國際總部,位于上海的研發中心,還有位于陽泉的百度云計算中心,有數據統計,百度的房產總價值約200億元。
搜狐名下的地產基本都位于北京寸土寸金的核心地帶,有數據估算過,搜狐的房產總價值約70億。新浪在買樓置地方面則有些后知后覺,相比其他公司的“占地為王”,新浪十多年來一直“寄人籬下”,直到2013年才買下北京海淀區中關村軟件園的一塊地建立新的總部大樓,該大廈占地2.9公頃,總建筑面積約132200㎡,耗資約為15億人民幣,而目前該地產估價在66億元至79億元左右。
老牌互聯網公司偏愛買地置產,新崛起的科技公司也走上了“老路”。去年11月5日,小米聯合華潤以26.57億元的價格拍下北京昌平區一塊近4.7萬平方米公建混合住宅用地,當時還引起業內的紛紛浮想、眾說紛紜。
那么,互聯網科技公司頻繁買地為哪般?
究其原因還要從一個“輕”字說起。
一方面,互聯網公司與其他行業公司相比,資產基本都在“線上”,以“輕資產”模式為主。隨著互聯網人口紅利的消失和消費水平的提高,互聯網的“輕”已經暴露出自己的弊端。而“地產”多年來都在投資圈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假設企業經營不善而陷入債務危機,則可以通過“賣地”回血方式進行自救。搜狐鼎盛時期買的幾棟樓現在已經是它最值錢的資產,而樂視當初在遭遇危機時,傳出最多的新聞就是“變賣地產”。
另一方面,商業用地可以成為企業資產中的組成部分,既可以解決企業用地需求,還可以用于企業的擴張、員工福利配置等方面上。比如京東年初購入北京的翠宮飯店和此次騰訊拍下的“風水寶地”,都肩負總部擴建、設置研發中心、倉儲中心、物流中心等功能性作用。
而購置屬于企業自己的土地,在企業形象提升、社會責任承擔方面也都能發揮較大的作用。換句話說,“房產鄙視鏈”不僅僅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也存在于互聯網企業中。
http://www.hand93.com/總而言之,互聯網公司買樓只是一筆生意,只要不是承債收購,“拿地”于企業而言終究是利大于弊。但回歸企業的長遠發展和品牌塑造,誰是真正的科技創新公司,從來不由“地產價值”做主。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或“財經365網”微信公眾號看財經深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