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12月1日訊:網易裁員劉強東“補刀”:哪是安身之處?
11月23日,微信公眾號“你的游戲我的心”發布一篇題為《網易裁員,讓保安把身患絕癥的我趕出公司。我在網易親身經歷的噩夢!》的文章,作者自稱為網易前員工。
該篇文章詳細講述了作者在今年1月底被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后,經歷逼迫、算計、監視、陷害、威脅,甚至被保安趕出公司的經歷。同時他在結尾部分表示,“我知道我最終還是無法擊敗任何人,我只是擊敗了我自己而已。就像親手推倒一座自己建造的高樓,用了二十幾年一磚一瓦精心搭建,垮掉卻是一瞬間的。”此中的“悲壯”之感不一一贅述。文章發布后,閱讀數和再看人數都迅速突破了10萬+。就像作者預計的那樣,細小的反抗聲音,匯成了一條洶涌的河。
11月25日,針對“暴力裁員”一事,網易公司回應稱,相關人員確實存在簡單粗暴、不近人情等等諸多不妥行為。“對此,我們向這位前同事和他的家人,以及因此受到影響的同事和公眾致歉——對不起,我們做錯了”。
同日,京東集團副總裁宋旸的朋友圈表示,劉強東在京東集團早會上就宣布了一項新的員工政策:京東員工在任職期間無論因何種原因遭遇不幸,公司將負責其所有孩子學習和生活費用至22歲。
有人說在網易陷入“裁員風波”的時候劉強東跳出來發聲既是在“立人設”,也是在給網易“補刀”。但不得不承認,如果說到做到,那這“刀”無疑補得好。
11月29日下午,網易發布公告再次致歉,并表示雙方已經達成和解,強調此次事件是對公司的重大警醒,將從嚴處分各環節責任人。被網易裁員的涉事員工也在公眾號發文稱:目前已和網易已經達成了和解:雙方一致同意,放下爭議,共同去關注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接下來,網易會全力協助我的治療,一起共渡難關。
對這位當事人來說,此事似乎已告一段落,但在網絡上,這件事還遠未平息。人們發現,裁員的不止網易一家:
2月,滴滴 CEO 程維宣布非主營業務“關停并轉”,整體裁員比例占到全員的15%,涉及2000人左右;
5月,甲骨文中國宣布進行業務結構調整,北京、深圳和蘇州等三個研發中心的數千名員工被裁撤;
8月,蔚來創始人李斌的內部郵件表示,將減少1200個崗位,公司整體裁員至7500人左右;
同月,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在內部信中表態,稱年底前會降級或者請走10%的副總裁,其他級別也類似;
10月,上市遇阻的WeWork宣布將裁掉500名技術人員,而這只是2000人裁員計劃的開始。
與此同時,大多數身份為“員工”的網友們展開了劇烈討論,有人譴責網易等互聯網公司的“花式”裁員、有人表示想向此次事件的主人公“捐款”、而更多的人則是在關心“何處是吾鄉”。
每每當“暴力裁員”這類消息傳出,第一個會引起廣泛認同的話題就是“考公務員或事業單位似乎更好”。但談何容易?一方面,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國考平均競爭比為58:1,而競爭比高達1000:1以上的崗位更是有9個之多。另一方面,穩定與高薪、廣闊的發展前景不可兼得,而每個人的人生追求與職業發展規劃不同,公務員與事業單位并非適合每一個人。
而永遠“政治正確”的觀點則是應該不斷提升個人能力,同時積極關注咨詢,向上尋找AI等熱門領域的機會。而此次,除了以上論調之外,還出現了一種新鮮的意見。有不少人表示,一旦失業,可以尋找向下兼容的機會。如失業后可以選擇滴滴司機、外賣員或月嫂等職業。但歸根結底,這些都只是暫時渡過困境的手段,并非長久之計。
互聯網只是社會的一個小部分,技術高速發展、經濟前景撲朔迷離的現在各行各業都或多或少的面對著人員“洗牌”的問題。戴勒姆全球裁員1萬人、奧迪裁員7000人、富士康裁員3.6萬、全球銀行業大裁員,就連常年不裁員的日本銀行業都有8成銀行進行大規模裁員。不論是普通流水線上的工人還是程序員、高管,裁員都是懸在每個人頭頂的一把利劍。
誠然,公司不是家。對于個人而言,選擇一家公司,并不是選擇了一個可以肆意的家,但選擇一家公司也意味著選擇了一個有共同利益隊伍。員工需要明白的是,現代勞資關系的本質是一場簡單的利益交換。現代企業不是慈善機構,當公司遇到困境時自然無法向過去一樣養著所有員工。
站在公司的立場,招人裁人是正常、合理的市場經濟現象。但作為公司需要守住法律這條底線。必須在《勞動法》的基礎上合法合理地進行“裁員”。而是否需要對遇到重大疾病、變故的員工進行更多的補償,那就是公司自己的選擇了。換言之,對于京東這類表態要對遭遇不幸的員工家屬進行“照顧”的企業我們表達贊賞,但社會也無需對所有公司都進行這樣高標準的要求。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或“財經365網”微信公眾號看財經深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