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行車協會秘書長郭建榮對澎湃新聞記者進一步說,不能把電動自行車一棍子打死,共享電助力自行車,是優于共享自行車的,是應該發展的。我們是完全符合國標的。采訪過程中,享騎電單車,閃騎電單車,7號電單車的相關負責人均向澎湃新聞表示,電動車事故往往是速度更快的超標車造成。通過共享電動車來取代大部分超標車,帶給城市管理者的也是好處大于壞處。
市面上看到的電動車,或者老百姓使用的,大部分都是不合規的,并沒有嚴格按照規范生產,但我們嚴格按照標準走,有腳踏板,時速控制在20公里以下。上海享騎電單車聯合創始人黃奇告訴記者,享騎從2015年至今經過兩年的發展,已經在上海投放了近7萬輛共享電動自行車,且所有車輛都按政府要求上牌,我們的電池是統一充電,統一由運維人員更換,不存在充電起火的安全隱患。
而且我們從去年9月以來就堅持使用電子圍欄,所有享騎的電單車只能在規定的區域還車,也不存在亂停放的問題。黃奇說。一般共享單車或市民私人的自行車,時速約為12-15km/h。相比之下,7號電單車的最高時速只比自行車快20%-30%,遠低于私人超標的電動車,所以不存在超速引發的安全風險。進駐了北京,深圳,南京市場的7號電單車方面也透露, 公司指定停車點的實際運營效果較為理想,投放的電動自行車在南京和深圳的違停比例一直低于1%,而北京的違停比例約為3%。
閃騎電單車創始人夏濤告訴澎湃新聞記者。2016年底創立的閃騎雖還未大規模投放,已于去年12月獲得500萬元天使輪融資。夏濤說,即使是禁止或者不發展共享電動自行車,仍然會有大量傳統電動車廠家或者門店,繼續采用租賃或月包的形式來做。甚至,門店可能還用超標車來租賃,潛在風險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