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您的位置:基金 / 公募 / 私募 理財 / 信托 / 排行 > 瑞信事件未了?二永債成傳聞“主角”

瑞信事件未了?二永債成傳聞“主角”

2023-03-30 07:13? 來源: 財聯社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 財聯社

瑞信AT1債券減記事件將引發國內同業監管政策進一步收緊?繼上周五相關傳聞之后,3月29日上午市場再次傳出消息稱監管部門“將以3月31日季末數字”對同業業務進行規模控制,引發各方高度關注。

3月29日,財聯社記者向包括一家大型股份行以及多家城商行在內的銀行同業部門人士求證此消息,相關人士均一致表示,未聽聞近期要加強同業業務監管的消息。但相關傳聞顯然對債券市場交易信心產生了一定影響,目前已有多家券商固收團隊就此傳聞發布研究報告。

受訪市場人士均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出面就傳聞予以澄清,否則易引發資金面的價格異動。

上周五傳聞卷土重來

一中型券商固收首席對財聯社表示,上周五(24日)交易商之間已經傳過一次同業業務要收緊的消息,邏輯是因為瑞信AT1債券問題引發監管部門關注,當日二永債明顯上漲,收盤時候回落,部分三年期債券還上漲5、6個BP。

與上周五消息不同的是,本次傳聞更為具體:監管部門將以3月31日的數字,對同業規模進行限制。然而,3月29日,財聯社記者向多家銀行同業部門人士求證此消息,相關人士均一致表示,未聽聞近期要加強同業業務監管的消息。

上周五的傳聞已經讓敏感的券商紛紛加強對同業監管政策的分析。財聯社記者注意到,目前中信證券、方正證券等多家機構已就此事發布研報。

前述券商固收首席表示,連續兩次的傳聞,交易商的情緒受到一定影響,持續下去可能會對市場交投積極性產生影響。如果收緊同業監管,會導致利率上行,提升企業和銀行發債融資成本,當下處于經濟復蘇狀態,并非實施收緊政策的良機。

3月28日,中信證券明明FICC研究團隊亦發布研報認為,近期海外事件無疑敲響了警鐘,我國銀行同業業務監管問題也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目前監管整體呈現出審慎監管和行為監管共振的態勢。但預計短期內同業業務不會迎來顛覆性的監管改革。

二永債成為傳聞“主角”

財聯社記者了解到,二永債是本次市場傳聞“主角”之一,源于瑞信AT1減記。

此前,在撮合瑞銀收購瑞信等方案中,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確定瑞士信貸名義總金額約160億瑞郎(約合172.4億美元)的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T1)將被減記為零,引發市場嘩然。

AT1債券全名為Additional Tier 1 Capital Bond(額外一級資本債券),瑞信是AT1市場最大的發行人之一。AT1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美元,通常由專業投資者和對沖基金持有,因為利息較高,在亞洲的散戶和財富管理投資人中也頗受歡迎。此次被瑞士當局強制減記,間接引發市場對AT1的不信任和持有者贖回交易。

在國內市場,AT1則類似中國的永續債,如果中國市場二永債的機構互持規模大的話,一旦有黑天鵝事件可能會引發機構間連鎖負反應。

但前述某券商固收首席認為,海外金融市場與中國不一樣,歐美銀行主要是批發融資業務,客戶資金集中,金融市場是利率倒掛等。中國目前的金融機構和監管體系還是很穩定,中外兩個市場的情況不能完全類比。

據財聯社記者了解,經過2017年大力度去杠桿調整,同業業務主要產品和交易行為的監管已經比較完善。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真要進一步收緊同業業務可能是二永債,因為這一品種目前商業銀行互持比例為20%-30%,的確存在一定風險。

“可以考慮引導保險等機構資金購買銀行二永債,同時繼續拓寬銀行補充資本金的渠道,分散風險。”上述某券商固收首席表示。

同業業務罰單依然不斷

實質上,同業監管規范一直在路上。

據明明FICC研究團隊的梳理,國內同業業務與監管發展的分為四大階段。一是2014年之前:針對具體問題剔除單項監管規定。二是2014-2017年:127文出臺,初步建立同業業務框架,消除監管套利空間,標志著從單一監管走向綜合監管。 三是2017-2019年:“三三四”嚴監管,在去杠桿、去通道的要求下,銀行同業和理財業務有不同規模縮減。 第四個是2023年2月18日,銀保監會正式發布了《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對銀行同業業務資本計提做出調整,提高計提比例,間接限制同業業務擴張。

在行為監管方面,在2022年銀保監會系統開具的5000多張罰單中,不乏大額的同業業務罰單。

2022年4月2日,龍江銀行因內控管理機制不健全、同業業務違規、理財業務違規等相關的19項違法違規事實被黑龍江銀保監局罰款1260萬元;2022年8月,廣州農村商業銀行則因同業及理財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配合現場檢查不力收到一張近千萬級別的罰單;2022年11月,重慶農商銀行被罰金額共計1285萬元,處罰原因是同業業務違規以及信貸方面的違規操作。

到今年2月份,渣打中國因39項違規行為被銀保監會罰沒近5000萬元,其中亦涉及同業業務期限違規。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從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的角度出發,不排除相關部門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監管力度,尤其是及時捕捉到借助同業業務監管套利的風險行為后,適時為監管“打補丁”、“上力度”。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