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場在新股發行潮沖擊、資金價格持續高企的格局下,大盤一度下跌至2008點。在眾多知名私募 “冷眼”面對打新狂潮的同時,他們認為股指跌破2000點大關后,超跌個股 ,包括藍籌股會有逢低吸貨的機會;2014年整體行情仍將以“結構性牛市”為主,投資者應注意抓住個股的“獨立行情”。
關注超跌股
“近期大盤的低點應該在2000點左右,”上海精熙投資發展中心投資總監王征認為,“2014年整體不會有大行情,但很多盈利能力較強和存在主題投資機會的小盤股依舊會出現獨立行情。”上海鴻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兼投資總監張云逸則認為,2014年大盤波動區間將在1800點到2500點之間,且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將比大盤走勢強。
王征認為,由于新股發行定價偏高,可能很多資金不會一味追求“打新”。在初期的打新狂潮過后,很多機構會回歸對于超跌個股的價值挖掘。他表示,大盤藍籌股和中小盤股票孰勝孰敗很難說,在超跌個股中挖掘具有獨立行情潛力的個股非常重要。“但去年表現風風火火的創業板指可能機會并不明顯,因為目前估值高企,風險較高。”
據統計,超過半數的私募對2014年一季度行情保持樂觀態度。私募在今年一季度比較看好消費醫藥(行情 專區)、新股、金融、移動互聯網、航天軍工、能源安全、農業、股指期貨 、光通信以及LED照明等概念。“私募教父”趙丹陽對A股充滿信心,他認為市場整體10倍的市盈率預示著A股歷史上又一次大機遇將會出現,目前正是投資者“撿便宜貨”的時候。
結構牛市主導A股
2013年度股市呈現出結構性牛市特征以來,股市整體估值出現下降,受訪私募表示,這種主題投資活躍的氛圍將延續到2014年全年。
深圳龍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險峰指出,制約2014年股市估值的首要因素仍是資金價格偏高,但權益類資產的吸引力較之其他投資品種的吸引力出現增強。在經濟轉型和改革逐漸深化的大環境下,A股市場將延續結構性牛市行情。另外,上海某私募研究員認為,雖然資金價格高企,新股發行對股市造成一定沖擊,但預計上市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會在今年實現整體增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上升可以緩沖一部分流動性偏緊和新股發行的壓力。”他說。
上海博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策略師莫泰山認為,2014年仍將延續結構性行情。具體來說,在經濟轉型的格局下,消費、醫藥、信息、服務業等行業將受益,獲得長期穩定增長。與此同時,產能過剩消化、供求關系改善且受益于全球需求復蘇的行業也存在投資機會。“移動互聯、人人實時在線、以需定產、鏈接客戶、粉絲經濟等新的概念和特征,不僅催生很多新的產業,也在改造和摧毀著很多傳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