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股票發行價格是股票發行計劃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內容,它關系到發行人與投資者的根本利益及股票上市后的表現。若發行價過低,將難以滿足發行人的籌資需求,甚至會損害原有股東的利益;而發行價太高,又將增大投資者的風險,增大承銷機構的發行風險和發行難度,抑制投資者的認購熱情,并影響股票上市后的表現。因此,發行公司及承銷商必須對公司的利潤及其行業因素、二級市場的股價水平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然后確定合理的發行價格。
從國際股票發行的經驗看,股票發行價最常用的方式有累計定單方式、固定價格方式及累計定單和固定價格相結合的方式。
股票發行價由誰決定?
我國確定股票發行價格多采用兩種方式:
一是固定價格方式,即在發行前由主承銷商和發行人根據市盈率法來確定新股發行價格: 新股發行價=每股稅后利潤×發行市盈率。
二是區間尋價方式,又叫“競價發行”方式。即確定新股發行的價格上限和下限,在發行時根據集合競價的原則,以滿足最大成交量的價格作為確定的發行價。比如某只新股競價發行時的上限是10元,下限是6元,發行時認購者可以按照自己能夠接受的價格進行申購,結果是8元可以滿足所有申購者最大的成交量,所以8元就成了最終確定的發行價格。所有高于和等于8元的申購可以認購到新股,而低于8元的申購則不能認購到新股。這種發行方式,多在增發新股時使用。 新股的發行價主要取決于每股稅后利潤和發行市盈率這兩個因素。2001年新股發行實施核準制以來,發行市盈率一般在50倍以上。
股票發行價格計算、股票發行價怎么算? 股票發行價格計算公式
目前,我國的股票發行定價屬于固定價格方式,即在發行前由主承銷商和發行人根據市盈率法來確定新股發行價。
新股發行價=每股稅后利潤*發行市盈率,因此目前我國新股的發行價主要取決于每股稅后利潤和發行市盈率這兩個因素:
(1)每股稅后利潤,每股稅后利潤是衡量公司業績和股票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
每股稅后利潤 = 發行當年預測利潤/發行當年加價平均股本數
= 發行當年預測利潤/(發行前總股本數 + 本次公開發行股本數*(12 - 發行月份)/12)
(2)發行市盈率。市盈率是股票市場價格與每股稅后利潤的比率,它也是確定發行價格的重要因素。發行公司在確定市盈率時,應考慮所屬行業的發展前景、同行業公司在股市上的表現以及近期二級市場的規模供求關系和總體走勢等因素,以利于一、二級市場之間的有效銜接和平衡發展。目前,我國股票的發行市盈率一般在13至15倍之間。
總的來說,經營業績好、行業前景佳、發展潛力大的公司,其每股稅后利潤多,發行市盈率高,發行價格也高,從而能募集到更多的資金;反之,則發行價格低,募集資金少。更多股票入門基礎知識盡在財經365股票頻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