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我國相關部門正研究新階段下鋼鐵產業發展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將由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牽頭,相關協會配合制定,預計最快今年年底下發。權威人士透露,一方面,整體經濟結構發生調整,另一方面,粗鋼產能發生變化,促使行業供需矛盾發生改變,因此,亟須研究新經濟環境下鋼鐵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張志祥說,鋼鐵行業面臨的發展環境與三年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供需水平從此前的嚴重過剩轉為相對平衡,企業經營效益從微利到實現合理利潤水平,行業從脫困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劉振江說,鋼鐵行業目標是經過3-5年的努力,平均資產負債率降到60%以下。一年來鋼鐵企業積極主動去杠桿,鋼鐵行業平均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2.59個百分點,但仍然處于較高水平,達67.23%。
數據顯示,近兩年粗鋼產能壓減幅度超過20%,產能利用率也從2015年的70%左右提高至2017年的80%,基本進入合理區間。2017年中國鋼材實際總消費量7.25億噸,同比增長7.7%,較我國同年粗鋼產量8.32億噸相比基本處于平衡。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以來,鋼企擴產能沖動現象明顯。中鋼協數據顯示,今年1季度全國生產粗鋼2.12億噸,同比增長5.4%,平均日產粗鋼235.72萬噸,是歷史同期最高值。在此背景下,去杠桿、防范資金風險;加速鋼企兼并重組,進一步提高集中度;廢鋼鐵產業發展、鋼材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或是新版指導意見的重點。
鋼鐵板塊一季度盈利環比去年四季度有所下滑,但在合理預期之內,年初至今經濟逐步回落,加之一季度限產情況不及預期。鋼鐵行業在原先產能周期及庫存周期調整非常充分的情況下,目前需求重新企穩,疊加趨嚴的非采暖季環保限產,行業盈利有望維持高位。
個股方面,主題庫鋼鐵板塊顯示,
行業修復中的彈性標的:華菱鋼鐵、太鋼不銹、三鋼閩光、新鋼股份等;
業績或逐季改善的標的:久立特材、新興鑄管等;
穿越周期受益于集中度提升的標的:寶鋼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