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4月10日,習主席在博鰲論壇上意外提到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這也是對此次中美貿易戰核心問題的一次有力回應,此前美面認為中國在知識產權領域強制技術轉讓侵犯了美國的利益,因此在此輪貿易制裁中針對中國高科技及領域加大制裁。
無獨有偶,近期多地版權保護中心或運營平臺獲批。4月10日消息,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發函,批復同意建設中國(浙江)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同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同意上海建設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國際運營試點平臺。
以此次貿易戰為契機,有望倒逼我國加快科技領域自主知識產權進步。
保護知識產權,更多的對外開放
這是新華網4月12日發布的文章《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更好地服務對外開放》,文章中記者采訪了申長雨局長,闡述了知識產權保護的重大意義
申長雨表示:習主席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論述,第一次從理論和實踐層面深刻闡述了知識產權保護在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方面的重大意義,將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也是我們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寶貴經驗之一,將進一步促使我們從更高層面、更深層次認識知識產權、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更好地服務對外開放。
知識產權炒作的邏輯:
為知識產權服務的公司,為知識產權做防偽技術,為知識產權注冊,為知識產權做認證,為知識產權交易,為知識產權保護等。
萬億市場待開發
根據細分市場進行了規模測算,知識產權服務市場有著萬億的市場規模。
如商業化市場中。 根據國務院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規劃,到 2020年,全國技術市場登記的技術合同交易總額要在 2020年達到 2 萬億元,全國知識產權融資金額要達到 1800 億元,相對于 2013年的 8000 億元與 687.5 億元,年復合增長達到 14.74%與13.99%,未來增長空間巨大。
另外,知識產權代理市場。我國三大知識產權申請量超700萬件,按全流程注冊費用平均為 5000 元/件來計算,則知識產權代理市場蘊含的市場規模超350億元。
信息與咨詢市場。對于企業來說,一方面來自對購買信息數據庫的需求,一方面來自確權、用權、維權各階段的咨詢,量化到單個申請量對應的信息咨詢費用上,保守估計企業每次對應的費用為 2萬元。疊加個人業務預計達800億。
其他還有法律服務、維權等市場。巨大市場規模背景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發展還處于
起步階段,整個知識產權服務市場還有很廣闊的發展空間。
哪些知識產權概念個股可關注?
無論從市場反饋還是基本面正宗程度,安妮股份、光一科技、美亞柏科、捷成股份四股都是龍頭之選。
安妮股份 收購暢元國訊以后成為目前國內權威的版權全產業鏈服務商,是全國首家開通線上版權服務的版權綜合服務商。
美亞柏科 參股了海峽交易中心 10%的股權。是國內首個通過技術方式提供線上維權服務的企業。
光一科技 公司版權云業務主要以參股公司中云文化大數據為運營主體,由其負責國家數字音像傳播服務平臺的建設開發,另外收購數字版權內容及發行領域公司森宇文化及聯網營銷領域公司安瑞信杰。
捷成股份 公司的版權運營業務是通過收購華視網聚的新增業務,其在版權運營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最全知識產權概念個股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