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從購買MBS到入賬結算存在最長3個月的時滯(類似遠期交易),導致美聯儲持有量不降反增。當美聯儲進行MBS 再投資購買實際發生在當月中旬,但使用的是上個月收益。按照市場慣例,代理 MBS 購買直到未來一個半月才會結算(結算是證券和付款的最終交換)。綜合而言,美聯儲從收到本金到美聯儲MBS 出現在美聯儲資產負債表上的時間可能長達三個月。其實2017年-2019年縮表初期,美聯儲持有的MBS規模也曾出現過“不降反增”的情形。
展望未來,美聯儲“賬面上”持有的MBS在9月后將進入下降通道,但縮減進程相較美債而言更不可測。參考上輪縮表周期來看,美聯儲“賬面上”持有的MBS在9月后將進入下降通道,與美債不同,MBS無固定到期日,每月再投資規模取決于預期本金支付金額(貸款者可以提前還貸)與縮減目標的差額,實際進程不可測(縮減MBS的主動權不在美聯儲)。
3、縮表等對美債利率影響有限?9月起縮表提速,或成美債利率又一推力
6月以來,美債利率走勢,更多是受著美聯儲加息預期的擾動,縮表等影響或被“掩蓋”。6月中旬至7月底,伴隨著“衰退”交易升溫、加息預期階段性退潮,10Y美債收益率一度從3.5%的高點回落至2.5%附近。8月以來,美聯儲不斷強化鷹派立場、重申控通脹決心,10Y美債重回升勢、一度上行至4%以上。但是,基于美債收益率曲線形態來看,縮表及其他因素對美債利率的影響或相對有限。
美聯儲9月以后的縮表速度翻倍,勢必會加劇美債市場的供需矛盾。相比6-8月,美聯儲9月后的縮表速度將從每月475億美元提升至每月950億美元。再考慮到美債存量規模仍在持續擴張及美聯儲是疫后美債市場的“頭號買家”,美聯儲加速縮表,將會給銀行、共同基金、養老基金等其他機構帶來更大的購債壓力,可能會加劇美債市場的流動性壓力。
觀點重申:再考慮到美聯儲本輪加息終點利率或將高于4.5%,4%大概率不是10Y美債利率的頂點。薪資及住房通脹粘性依然較強等背景下,美聯儲加息持續性及終點利率不宜被低估。10Y美債收益率的頂點與加息終點利率密切相關;歷次加息周期中,10Y美債收益率的高點均會高于政策利率的高點。展望未來,10Y美債利率大概率不會止步于4%,未來繼續沖高的不利影響仍需關注。
經過研究,我們發現:
1、美聯儲減持美債規模不足800億美元,但分項之和顯示減持900億美元、符合計劃,二者相差超過100億美元。100億美元的“缺口”緣于Tips本金的通知調整補償,實際上美聯儲嚴格按照計劃減持美債。
2、美聯儲所持MBS規模不降反增,主因從購買到結算存在最長3個月的時滯。展望未來,美聯儲“賬面上”持有的MBS或將在9月后將進入下降通道,但縮減進程相較美債而言更不可測。
3、6月以來,美債利率走勢,更多是受著美聯儲加息預期的擾動,縮表等影響或被“掩蓋”。美聯儲9月以后的縮表速度翻倍,或成美債利率上行的又一推力。再考慮到薪資及住房通脹粘性依然較強等,美聯儲加息持續性及終點利率不宜被低估。結合歷史經驗來看,10Y美債利率不會止步于4%,未來繼續沖高的不利影響仍需關注。
風險提示:
1、美國核心通脹居高不下。美國供應鏈瓶頸持續時長超預期,疊加勞動力成本增速高企,共同推升美國核心通脹。
2、美國就業修復不及預期。若美國通脹壓力高企的同時,就業修復不及預期,美聯儲貨幣政策將會因為“類滯脹”格局而陷入兩難。
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