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則新聞報道,一名25歲的臺灣男子在做了幾個仰臥起坐后,覺得頸部以下全身無力。送到醫院時,意識清楚但四肢癱瘓、大小便失禁。醫生檢查后發現,男子以手抱頭的方式仰臥起坐,導致頸椎內血管受不了連續施力而爆裂,血塊壓迫神經,因而頸部以下全身癱瘓。
看到這則新聞,可把不少朋友嚇了一大跳,仰臥起坐可是大家生活中最常做的運動之一,甚至是中小學生體育課必考的課程之一,竟然會有癱瘓的風險。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脊柱生物力學Gill教授曾在一篇論文中指出,仰臥起坐的重復彎曲運動會給脊柱帶來幾十公斤的巨大壓力,擠壓椎間盤,擠壓椎間盤,最終導致椎間盤凸出,擠壓神經,帶來后背疼痛,帶來椎間盤突出癥。此外,美國海軍時報也發表過類似文章,建議軍隊停止對士兵的仰臥起坐測試。文章稱,仰臥起坐是過時的訓練、是后腰損傷的主因。加拿大軍隊早已將仰臥起坐從士兵體能測試中移除,原因就是由于可能造成的脊柱和肌肉勞損,并且對士兵的體能恢復沒有任何幫助。
事實上國外媒體幾年前就已經開始頻頻呼吁仰臥起坐的危害,目前國外很少有人繼續這項危險的鍛煉了。但盡管國外包括港澳臺都不再做仰臥起坐,可大陸的中小學仍長期推行該項運動,且每學期都要達標。根據中國2014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仰臥起坐的標準姿勢是,仰臥于墊子上,兩腿分開屈膝90度,兩手指交叉貼于腦后,用腹部肌肉帶動身體壓向腿部。但實際在做動作時,往往是用雙手緊抱后腦,用力往前,才能帶動上半身坐起,這對頸部、脊椎受到的傷害是非常大的。而對于成年人來講,最主要的是腰椎受損。除了背部、頸椎外,由于一時增強腹部肌肉的力量,也會使腹肌收縮變為臀肌收縮。造成臀肌的疼痛。
那么如果我們不做仰臥起坐,還能用什么運動替代呢?有專家建議,平板支撐比起仰臥起坐和卷腹,更能鍛煉肌肉,不僅沒有危害,還會使全身的肌肉都得到鍛煉。因此,大家不妨可以多試下平板支撐,以健康的方式來鍛煉我們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