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近期,中國連續6個月增持美國國債的消息引發關注。繼2016年一段時間的連續減持之后,中國政府又重回美國最大“債權國”的位置。對此,專家分析,增持或減持美國國債均屬于正常的投資行為,今年以來的增持系中國國際收支盈余和外儲增加背景下的合理變化,亦是擴大投資收益的選擇,未來增減美國國債仍將是中國外匯儲備管理的重要操作。
增減均為正常投資
美國財政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7月份繼續增持195億美元美國國債,持有規模增至1.166萬億美元。這是中國連續第6個月增持美國國債。
今年6月,中國持有美國國債規模超過日本,再度成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目前來看,中國繼續穩坐美國第一大海外“債主”的位置。
根據中國央行發布的數據,8月中國外匯儲備為3.092萬億美元,中國外匯儲備實現3年來首次7個月連續環比增長。外管局負責人士稱,國際金融資產價格上升是8月外匯儲備增長的主要推動力。目前美國國債占中國外匯儲備資產比例超過1/3。
不過就在2016年,中國也曾經連續減持美國國債,從而使得當年10月日本成為全球美國國債最大持有者。
對于增持或減持美國國債,中國官方表示,美債市場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重要市場,不論增持還是減持都是正常投資操作,中國會根據市場上的各種變動進行動態優化和調整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