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市多家三級醫院陸續開通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這意味著,今后來京就醫的患者在本人備案選定的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出院結算時,只需繳納個人支付的部分,屬于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費用,由定點醫療機構向本市經辦機構申報審核結算。
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包括兒童醫院、清華長庚醫院、北京口腔醫院等多家三級醫院均已加入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行列。實現異地結算首先需要外地患者完成個人備案,參保地經辦機構應根據本地規定為參保人員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建立異地安置人員庫并實現動態管理。將異地就醫人員信息上報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后,形成全國異地就醫備案人員庫,供就醫地經辦機構和定點醫療機構獲取異地就醫參保人員信息。
外地醫保患者在京直接醫保結算住院醫療費用時,按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執行北京市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范圍及其支付標準;而醫保基金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等,按患者所在參保地的相關政策執行。
北京晨報記者昨天還了解到,下月起,首兒所也將實行新政。由于兒童報銷和成人存在較大差異,院方特別制作了“致患兒家長的一封信”,對新政給予解讀。首兒所特別提醒家長,社會保障卡是患者在北京直接結算就醫的唯一身份識別憑證,辦理住院登記、出院結算等手續時,應主動出示,實名就醫。另外,按照國家的部署,2017年各地需根據直接結算工作進度,逐步開通可直接結算的統籌地區,一年內逐步從啟動到實現全部覆蓋,因此,在今年年底前,只有已與本市開通直接結算業務統籌地區的來京就醫參保人員可實行直接結算。如所在統籌地區與本市暫時還不能開通直接結算業務,那么來京就醫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不能直接結算,仍需按照原辦法全額墊付結算后回參保地按規定手工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