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下稱“網聯”)正式啟動業務切量。網聯官方公布的信息顯示:在真實生產環境壓力測試指標符合預期的情況下,騰訊財付通成為首家切量的大型支付機構,在商業銀行中,中國銀行為主要參與銀行。
此前,3月31日網聯試運行時,財付通也是網聯平臺上成功完成首筆跨行清算交易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據了解,網聯當天還發布了其最新版本的平臺業務規則,為平臺業務的順利運行提供了進一步的制度保障。網聯平臺計劃到年底完成接入銀行數量接近200家,接入支付機構接近40家,同時逐步提升業務切量規模。
網聯是由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牽頭組織,各支付機構按照“共建、共有、共享”原則共同發起建設的支付清算平臺。于2016年7月正式啟動籌備,同年10月獲得央行批籌,2017年3月啟動試運行。
在6月22日由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組織的一場研討會上,網聯清算公司(籌)技術負責人強群力介紹稱,網聯平臺采取三地六中心的分布式架構,每個中心每秒能處理3萬筆交易,網聯平臺處理交易的峰值能達到18萬筆/秒。“即使一個城市出現問題,其他兩個城市也能提供幫助。”
業內評價稱,網聯平臺為各支付機構提供了統一、公共的支付清算服務,節約了連接成本,提高了清算效率,有助于監管部門對社會資金流向進行實時監控,保障用戶的資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