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訊,日前,意在及時醫院發展明確底線,對準入門檻進行規范的兩個征求上熱傳。由國家衛計委辦公廳發放的“關于征診療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和關于推醫療服務發展的意見(征求意見)意見的函”,其中明確表示,國家診療活動實行嚴格準入管理。另外,征求意見稿還稱,本辦法頒布后的15日內,所醫療機構必須被注銷,按照本辦法重新注冊。
對于兩個征求意見稿,業內人士分析稱,一旦變成正式文件,現有醫療行業將迎來格局的調整,但與此同時,隨著國家層面開始著手制定相關的規范,不論對已經布局或正在打算布局的企業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醫院發展迎來底線
自烏鎮醫院高調亮相后,國內醫院發展迅猛。數據顯示,僅2016年全國就新冒出了31家醫院。但隨著這一新興行業的飛速發展,與之相關的問題也在不斷累積。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教授就公開表示,醫療建立規則標準化非常重要,國家要逐步建立醫療管理標準。
據了解,此前各地批了不少醫院,云醫院,網絡醫院。以廣州為例,去年5月24日,廣州市荔灣區政府授權同意廣州市荔灣區中心醫院與七樂康合作共建荔灣七樂康醫院。今年1月,繼2015年12月烏鎮之后,首次在一線城市審批,建立醫院——— 微醫廣州醫院也高調開業。作為全國首批智慧城市試點之一的銀川市,則步子邁得更大,其不僅出臺了地方版醫院管理辦法,并首次將醫保上診療費用對接。
而此番出爐的兩個征求意見稿,則明確診療活動應當由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提供。未經國務院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頒布相應醫療機構類別和醫療機構基本標準,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不得擅自設置審批虛擬醫療機構。
多個條款頗具殺傷力
這次是向各地衛生計生部門征求意見,我們不方便發表觀點和看法。采訪中,多家在業內風生水起醫院,開始變得頗為低調。此前已在銀川拿下醫保報銷資格的好大夫在線,其內部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目前正式文件尚未出爐,公司將一如既往在計生委的規范下運作。
其實,我們之前在做的就是遠程醫療和基層慢病簽約醫療服務,在銀川,我們在市縣鄉都開展了遠程醫療服務,這也是對分級診療的一種推動。該位負責人進一步說。當然,在正式文件未出爐之前,此前已經獲批醫院大多都在正常運轉。
七樂康相關負責人就向南都記者表示,荔灣七樂康醫院一切運營正常。該公司還稱,七樂康所有業務緊跟政策腳步,將會密切關注與公司業務有關的政策信息。不過,也有分析則認為,若征求意見稿全面實施,對行業的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