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上市場如何從反彈轉向反轉:2019和2020年的案例
前期調整幅度大且時間較長,2019年初市場從反彈到反轉一蹴而就。2018年底上證指數呈現震蕩下行的趨勢,2019年年初開始上證指數開始反彈爬升。2019年2月14日至15日,中美新一輪經貿磋商,而后美國宣布對2018年9月起加征關稅的自華進口商品不提高加征關稅稅率。此外, 2月15日披露天量社融數據。這一階段上證指數快速上升,呈反轉態勢。
前期調整幅度大但時間短,2020年3月-7月從反彈到反轉歷經波折。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發,先后受到國內疫情和海外疫情的沖擊,上證指數在2020年2-3月跌幅較大。2020年3月末開始指數反彈爬升,波折反彈持續到6月底。7月市場情緒明顯升溫,指數進入快速上行階段,呈反轉態勢。
二、市場從反彈到反轉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1 市場活躍度:趨勢反轉伴隨著換手率大幅提升
換手率與市場走勢基本同向,趨勢反轉階段市場換手率明顯大幅提升。換手率是表征市場交易活躍度的重要指標,市場指數低位震蕩期,換手率水平也始終維持低位運行。市場活躍度高,市場情緒高時,市場指數維持高位。換手率見頂回落也往往伴隨著市場走勢回落。2019年2-3月市場反轉階段換手率與市場指數同步到頂,2020年7月市場反轉階段換手率略提前于市場指數到頂。
2.2 邊際增量資金:杠桿資金與新發基金不會缺席市場反彈和反轉行情
杠桿資金不會缺席市場見底回升的過程,但以兩融為代表的場內杠桿資金基本滯后于市場走勢。縱觀2019年和2020年兩次市場見底回升的過程,指數處于低位時,兩融資金也低位震蕩,上證指數反彈與反轉時,兩融資金也明顯大幅提升。但是從節奏來看,兩融資金規模的變化基本滯后于市場表現。
新發公募基金規模在市場反轉階段明顯放量,但趨勢上也是相對滯后于市場走勢。指數反彈階段,新發基金份額緩慢上升,市場趨勢反轉階段,新發基金規模迅速上升,但總體滯后于市場走勢。
2.3 市場風格:小盤股行情在中后段,反彈階段弱勢股在反轉階段明顯逆襲
反彈和反轉階段,小盤股行情往往發生在整個行情的中后段。2019年市場從反彈到反轉基本是一蹴而就,前期反彈階段大盤明顯占優,而此后反轉階段小盤走勢快速上升,反轉由小盤驅動。2020年市場從反彈到反轉的過程較為波折,反彈階段市場大小盤風格輪動明顯,市場趨勢反轉初期由券商等大盤股引領,反轉后期則由小盤驅動。
反彈階段的弱勢股在后續首次趨勢反轉階段明顯逆襲。把反彈和反轉階段的市場表現分為三組,表現最好的為強勢股,表現最差的為弱勢股,表現中等的為一般股。2019年反彈階段的弱勢股在趨勢反轉階段表現為強勢股占比接近40%,2020年這一占比進一步提升,高達46%。因此在反轉階段關注反彈階段的弱勢股,市場趨勢反轉更多的由前期的弱勢股驅動,前期的一般股到了趨勢反轉階段也很難逆襲。
三、當前市場如何從反彈走向反轉?
今年以來A股市場調整幅度大,但是時間并不長(今年調整時間持續4個月左右,2019年初反彈前市場調整了近一年,2020年3月市場反彈前調整了3個月)。此次市場反彈走向反轉的過程或類似2020年3-7月的情形,預計反彈會有所波折,趨勢反轉仍需等待更強信號。其中,短期關注7月底政治局會議和美聯儲議息會議的政策信息,中期關注三季報的業績拐頭向上的彈性。
短期(月度)A股市場反彈趨勢有所減弱,其中原因主要來自驅動反彈因素邊際減弱,特別是疫情的零星反復以及政策密集出臺的節奏有所緩和。7月底的政治局會議和美聯儲議息會議將是短期關鍵時點,如果兩次會議均釋放積極信號,那么市場或逐步進入阻力最小的反轉階段。
中期(半年)市場趨勢反轉具備基本面和資金面基礎。在宏觀層面阻力較小以及估值底部的背景之下,聚焦基本面和資金面。1)基本面方面:上游資源品價格下降,在下半年國內需求企穩回升的大背景下,中下游行業利潤率改善將驅動A股業績反轉;2)資金面方面:新發公募、外資和踏空資金加倉等三類邊際增量資金值得重視。最近隨著市場的反彈,賺錢效應開始顯現,近兩周公募基金發行有所回暖,平均超過百億發行規模,后續市場趨勢反轉過程中,新增公募基金或是不可或缺的增量資金。
風險提示:外資流出超預期(國內外經濟政策環境變化);經濟復蘇不及預期(穩增長政策力度不及預期,海外經濟下行);海外黑天鵝事件(地緣政治風險)。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