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您的位置:財經 要聞 / 產業 / 國內 / 國際 / 專題 > 藥神、股神、財神三星高照,我們到底該拜哪個?(5)

藥神、股神、財神三星高照,我們到底該拜哪個?(5)

2018-07-16 08:59? 來源:飯統戴老板 作者:董指導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飯統戴老板

4. 藥神和財神:中國創新之路

2011年12月初,億萬中國股民都把目光投向了一個叫重慶啤酒的公司,這家公司除了生產啤酒之外,還在研發一款驚天動地的產品:乙肝疫苗。

早在1998年,重慶啤酒就買下了一家做乙肝疫苗的醫藥公司的多數股權,之后持股不斷攀升,證券市場也將乙肝疫苗的美麗光環戴到了重慶啤酒頭上,促使其股價從2008年的7.35元,一路飆漲到83.12元,三年時間漲了10多倍,遠遠超越大盤,有人更是喊出“未來市值1000億美金”的口號。

到了2011年12月初,公司的二期臨床試驗結果即將公布,市場屏息等待。7號晚間,停牌中的重啤發布臨床試驗結果,表示自己研發10多年的乙肝疫苗,跟安慰劑差不多,幾乎沒有任何效果,市場嘩然。公司在8號復牌后,股價一瀉千里,連續9個跌停,迅速蒸發超過200億市值。

同一只股票,可以使人墜入地獄,也可以使人榮升股神。

在股票暴跌期間,一名持股者在帖子里寫道:“今天回到家,煮了點面吃,一邊吃面一邊哭,淚水滴落在碗里,沒有開燈。”這就是“關燈吃面”的由來。而著名私募澤熙投資則用反人性手法大膽抄底,并頂住浮虧越跌越買,最后成功地在股價反彈時全部賣出,獲利數億,成為其掌門人經常在公司內部援引的經典戰例。

從眾星捧月一飛沖天,到墜落凡間臉先著地,重慶啤酒給中國的投資者上了生動的一課:創新藥研發是一件風險巨大的事情。而在全球范圍內,創新藥的研發支出更是遵循著著名的Eroom's law(反摩爾定律):開發新藥的成本大約每九年翻一番(通貨膨脹調整后)。

因此,中國在創新藥這個領域,真正要拜的不是藥神,也不是股神,而是財神。

支持中國創新藥發展的財神并不缺乏。2017年10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用優先審評、專利補償、藥品試驗數據保護等舉措,來支持中國的創新藥發展,受政策的推動,涌入創新藥領域的資金也逐年增加。

不過在歷史文章《醫改的前世和來生》里,我們指出:醫保未來壓力逐步增大,控費和省錢將是始終不變的主旋律。對此,或許正如戴老板寫的那個段子說的那樣:

某基金公司,包場看了《我不是藥神》,觀影過程哭成一片。看完后,公司集體開會討論,投資總監率先發言,說底層老百姓真不容易,作為資本力量,要有同情心,要有責任感,要加大對創新藥上市公司的研究和投資。基金經理們紛紛鼓掌贊同,含淚下單了一批中藥股。

這其實并不是段子,A股醫藥公司按照上市后漲幅排名,前10名里面,有7家是中藥股。

5. 尾聲

中國整體醫藥行業大而不強,但市場規模卻高達2.5萬億元,位居世界前列,國外公司瞧我們自己家病人的眼神,都是放光的。

例如葛蘭素史克的一款藥,在中國的出廠價是142元,在韓國、加拿大、英國卻不到30元。而醫藥公司吉列德(Gilead Sciences)把4款藥品放入瑞士基金MPP中,低價銷售給發展中國家,唯獨將中國排除在外。

原因正如吉列德的CEO曾經隱晦地說過:藥廠定價不是根據成本,而是根據一個國家的人均購買力。簡單說,有錢的客戶就多要錢,沒錢的客戶就睜只眼閉只眼。在這方面,海外藥企的確沒把我們當發展中國家看,在他們眼里,我們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差錢,是財神。

當然,我們一年能喝幾十億的藥酒,吃上百億的神藥,買幾千億的保健品,從這個角度來看,別人把我們當財神,誰又能說不是呢?

喜歡賺中國人錢的不光有老外,更多的是我們國人自己,在這龐大的利益蛋糕面前,一切行為似乎最終都會被扭曲。

GQ雜志在2017年6月發表的文章《令人生疑的“中國藥神”》,把矛頭對準了《我不是藥神》的原型陸勇,指出這位掌握“全中國十分之一的慢粒患者”的藥神,2011年放棄了吃了7年之久的印度版格列衛Veenat,轉而給網友推薦印度Cyno公司生產的Imacy,而這款藥似乎并不是什么好藥。

因此,盡管《我不是藥神》被譽為近年來為數不多的“現實主義題材佳作”,但仍無法將復雜的中國醫藥現實給徹底展現。在現實中,藥神陸勇并非完美無缺,醫藥公司也并非都是黑心,而更廣闊的醫藥江湖,更是遠非一部電影完整闡述。

但這并不妨礙這部電影成為本年,甚至近五年最佳。尤其可以理解的是,電影中巧妙地樹立一個安全的靶子,將觀眾的情緒引導和收斂到“黑心醫藥公司”身上,這恐怕也是這部影片能夠順利出現在觀眾面前的重要原因。


參考資料:

[1].《中國GMP與美國cGMP的比較》,范敏華,2006年

[2].《醫保費用為什么失控》,燒傷超人阿寶,2017年

[3].《從入世角度看我國新藥保護制度》,宋瑞霖,2002年

[4]. 印度仿制藥發展分析及對我國的借鑒,李寧娟

[5]. 蘭伯西世界級企業之路,生物探索

[6]. 令人生疑的中國藥神,GQ,2017年

[7]. 中外仿制藥定價與銷售深度報告,徐佳熹,張佳博,2018年

[8]. 中國人為什么用不上平價救命藥,大象公會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