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趨勢面前,搭配人工智能這樣的武器,市面上你所有叫得出名字的超級平臺公司,都是碾壓般的存在。如果你感慨錯過了這樣的大趨勢,我只能說你想多了。這種趨勢只是少部分人才能感知和把握,絕大部分人都沒有可能掌控。這不是我們能玩的游戲。
但是我們能玩的是什么呢,還記得我們的主題嗎?小趨勢。
如果你覺得,現(xiàn)在這局游戲不是你的游戲,沒關系,別打盹,因為這局游戲是那些大佬的游戲,有可能產(chǎn)生的那個連鎖反應會滾到你面前,改變你的游戲。上一個窗口雖然關閉了,沒準屬于你的窗口,正在打開。
在小趨勢的邏輯里,我有一個壞消息,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
壞消息是,每一班車停靠的時間都很短,而且看起來都像末班車。好消息是,真的沒有末班車,車是一會兒一趟,越來越密。
都說干事得趁早,假設你想在網(wǎng)上賣東西,如果回到2012年,你是個悲觀主義者,你就會覺得沒機會了。因為電商這件事2012年以前就已經(jīng)爆發(fā)了,那你看到已經(jīng)有人成了,是不是就應該不干了?
你在2012年之前,沒成為一個淘品牌,是不是就錯過了?沒有啊。
這一年的9月,微信公眾號上線了,微信電商的春天就來了。
這波又沒趕上。沒事啊,2013年,淘寶開始扶持網(wǎng)紅電商了呀。
這波您還沒趕上。2014年,O2O開始了。
你還沒趕上。2015年,社交電商開始了。
你仍然沒有趕上。2016年,拼團開始了。
你還是沒有趕上。2017年,直播電商開始了。
到了2018年您還沒醒,我只能說有人已經(jīng)醒了,短視頻帶貨,快手散打哥一天帶貨1.6億。
你說,這個機會窗口什么時候關閉過?只不過它不在大趨勢里,打開它的只是一個個小趨勢。
這說明啥?總有新機會,總有下一班。哪有末班車?
![]()
5
我們再來對比一下,想靠上大趨勢的人和想借上小趨勢的人,兩撥人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想靠大趨勢的人,他們的思維模式是:“要是怎樣怎樣,就好了。”這背后的想法是,進個保險箱,上一趟快車,騎一匹快馬,搭一艘大船,從此一生有靠、高枕無憂。
只要是個做事的人,你不覺得這就是做夢嗎?
而想借小趨勢的人呢?沒有一勞永逸的想法。他只是隨時在做準備,把自己感知能力磨得銳利無比,隨時等待、捕捉那個小趨勢的信號的傳來。
有一句金句,大家都知道:“凡殺不死我的,都讓我更強大。”今天,我把這句話改一改,表達一下我們這幫小趨勢信奉者的態(tài)度:凡我趕不上的,我就做好準備,到未來等它。
第三部分:我能看到事實嗎?
1
也許今晚我們能通過一連串扎心的問題,找到抓住小趨勢的方法。
先問第一個問題:所有趨勢都起源于事實,想抓住小趨勢,那就得能認清事實。那問題是,我們看得到事實嗎?
我們和世界之間的真實關系,經(jīng)常會被誤解。
我的朋友梁寧給我講了一個故事。2018年,她去大學校園做了一個調(diào)查,調(diào)查題目是,什么樣的姑娘想整容?進校園之前,梁寧心里其實是有一個假設的,長得不好看的女生應該更傾向于去整容。換了我我也會這么假設。當然,梁寧多聰明,她會直接問嗎?所以她策略性地改了一個問題,她問的是“長得不好看的人會不會自卑?“結(jié)果,她調(diào)查的每一個人都說,“我怎么會知道?我相貌中等偏上”。請注意,是“每一個人”都這么回答。
如果你經(jīng)常上網(wǎng),會發(fā)現(xiàn)很多發(fā)帖子的人,只要談到自己的相貌,都會說“樓主素顏7分,妝后8.5-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