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間,廣發小盤成長一季報出爐,讓頂流基金經理劉格菘的最新持倉得以讓投資者知曉。
今年一季度,這只份額凈值增長率為-16.39%的基金規模跌破百億元,從2021年底的134.23億元跌至98.71億元,但總份額卻增加了8.79億份,顯示出投資者“越跌越買”的特征。持倉上,該產品配置方向以光伏、動力電池、化工新材料、芯片等制造業行業為主,一季度新進錦浪科技為第八大重倉股,減持了圣邦股份、隆基股份、龍佰集團、小康股份,同時,持有晶澳科技、康泰生物、億緯鋰能、健帆生物、普利特的股票數量不變,高德紅外、京東方A兩只股票則已不在其前十大重倉股之列。
在劉格菘看來,隨著一季度金融委會議的召開,市場出現了明顯的底部特征。從中長期的角度看,他對未來的資本市場并不悲觀。他認為一季度的市場下跌是多重利空因素疊加下的反應,充分反映了大部分的利空預期,市場從二季度開始或將迎來結構性行情。“從產業發展以及中長期投資的角度思考,當前A股市場具備投資價值的行業非常多,希望基金投資人能夠保持耐心。”
目前,劉格菘堅定看好高端制造業的觀點不變。在他看來,過去十年,中國的制造業產品復雜程度不斷提升,產業鏈聚集效應也在持續顯現。這種體系性的優勢一旦建立就很難被顛覆。因此,具備“全球比較優勢”的中國制造業會不斷拓寬自身的護城河。
減持隆基股份,半數重倉股持倉數量未變
截至3月底,劉格菘管理的廣發小盤成長規模為98.71億元,較2021年四季度末的134.23億元下降了35.52億元。
業績層面,廣發小盤成長一季度份額凈值增長率為-16.39%。雖然凈值表現不甚理想,但該產品一季度總份額卻增加了8.79億份,至48.49億份,期間贖回總份額為2.48億份,申購總份額則達到了11.27億元,顯示出投資者“越跌越買”的特征。
一季度,廣發小盤成長配置方向以光伏、動力電池、化工新材料、芯片等制造業行業為主。截至一季度末,該基金股票倉位為94.62%,較前一季度末的89.59%增加了5.03個百分點。
3月底,該產品前十大重倉股依次為:圣邦股份、晶澳科技、隆基股份、龍佰集團、小康股份、康泰生物、億緯鋰能、錦浪科技、健帆生物、普利特。
調倉動向上,廣發小盤成長一季度新進錦浪科技為第八大重倉股,持股數量達266.77萬股,持股市值為5.59億元;同時持有晶澳科技、康泰生物、億緯鋰能、健帆生物、普利特的股票數量保持不變。
雖然廣發小盤成長2021年四季度末至今依然持有普利特2817.57萬股,但該股已然從這只產品的第十三大重倉股上升至第十大重倉股。
同期,該基金減持了圣邦股份、隆基股份、龍佰集團、小康股份;高德紅外、京東方A兩只股票則已不再其前十大重倉股之列。
數據顯示,廣發小盤成長一季度小幅減持圣邦股份從336.57萬股至315.88萬股,但和2021年底相比,該公司卻從其第五大重倉股一躍至第一大重倉股,公允價值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重也從7.75%提升至10.45%。
二季度或將迎結構性行情,希望持有人保持耐心
2022 年一季度,國內主要城市疫情出現反復,海外俄烏沖突對國際環境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同時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受上述多重利空的影響,A 股市場劇烈波動。
劉格菘認為,當前影響資本市場的兩個重要的短期預期變化為:
一是疫情影響與房地產需求疲弱帶來的上半年經濟增長的悲觀預期;
二是俄烏戰爭導致的地緣政治變化引發海外投資者對于中國資本市場態度的變化。
上述兩點變化對 A 股市場的短期微觀結構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隨著一季度金融委會議的召開,市場出現了明顯的底部特征。從中長期的角度看,劉格菘對未來的資本市場并不悲觀。他認為一季度的市場下跌是多重利空因素疊加下的反應,充分反映了大部分的利空預期。
“從產業發展以及中長期投資的角度思考,當前 A 股市場具備投資價值的行業非常多,希望基金投資人能夠保持耐心。”
從企業盈利周期的角度看,劉格菘認為,以光伏行業為代表的中國比較優勢制造業將會在三季度進入為期三年的確定性比較強的高速成長階段,部分一體化龍頭公司的新技術光伏電池陸續投產,產業鏈短板問題逐步化解,全球能源安全的訴求提升,這些都是未來行業高速成長的基礎。
從性價比角度看,經過一季度的調整,很多行業的估值水平回到了 2018 年底的位置。為此,他判斷市場從二季度開始或將迎來結構性行情。
截至目前,劉格菘堅定看好高端制造業的觀點不變。在他看來,過去十年,中國的制造業產品復雜程度不斷提升,產業鏈聚集效應也在持續顯現。除勞動力成本較低外,工程師數量眾多、產業體系的完備性均是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優勢,意味著制造業在創新能力、綜合成本、組織能力、響應能力具有綜合性的比較優勢。
而這種體系性的優勢一旦建立就很難被顛覆,“因此,具備‘全球比較優勢’的中國制造業會不斷拓寬自身的護城河。”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