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周四大盤雙雙低開,隨后兩市分化,受權重股集體回調影響,滬指盤中急速下挫,隨后有所拉升,午盤前未能翻紅。深成指早盤略微震蕩,盤中快速走高,午盤前成功翻紅。創業板指低開高走,受傳媒、互聯網等活躍板塊帶動,盤中驟漲,重新站上1700點。
經歷過A股市場多輪牛熊轉換后的投資者幾乎都曾有過這樣的體會: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每輪行情變換之前已有諸多跡象可循。
“本輪行情在A股7年熊市之后發生,滬指絕不可能只上漲一倍;6000點也是半山腰,突破6124點是必然,尤其是管理層對本輪牛市堅定的態度,致使牛市的核心推動力量更加強勁,所以,本輪牛市的基本目標是10000點。”這是上一輪牛市漸近高潮之時,某券商研報提出的“萬點論”。
然而,事情的發展與之預測截然相反,喧囂和狂躁過后,A股隨即墜落,滬指沖高5178點后遭遇腰斬。時移勢易,眼前的A股景象是大盤震蕩3200點,以“漂亮50”為代表的結構性行情正在愈演愈烈,并在一定范圍內引發了估值泡沫之憂。
2015年牛市期間,公募基金“團購”創業板成風,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多只基金集體重倉中小創的“獨門股”模式大行其道。而現在,公募基金抱團“漂亮50”攻勢似乎已經步入高潮期;2015年牛市沖頂過程中,創業板泡沫問題成為爭議熱點;現在,市場人士開始不斷提及白馬股泡沫問題。
眼下的“漂亮50”,到底是體現了龍頭股的真正價值還是到了擠泡沫的時候?市場對此爭議頗多。或許,廣大投資者可以從機構動向,比如參照公募基金二季報所公開披露信息,來把脈市場接下來潛在的運行邏輯。
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原標題:基金“抱團”效應演變:“漂亮50”變盤前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