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從輝煌到沒落
早在2008年,貝因美就謀求登陸資本市場,以借助資本的力量來助力公司發展,但是因為股權結構過于復雜,貝因美首次IPO很快就擱淺了。
經過再次努力,貝因美才在2011年4月正式在深交所掛牌。
貝因美最早的財務數據可以追溯到2007年,我們就以2007年為起點,來看一看貝因美最近十年(07至16)的營收、歸母凈利及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的變動情況:
首先從營收來看,分水嶺出現在2013年。
2007年至2013年,貝因美的營收從12億增長到61.17億,翻了5倍有余,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1.18%;2013年之后,貝因美的營收掉頭直下,節節敗退,從61.17億降到27.64億,年復合增長率是-23.26%。
再來看凈利潤和經營性現金流量,兩者的變動趨勢大體一致,分水嶺大概出現在2012至2013年。
凈利潤方面,基本與營收變動趨勢一致,在2007至2013年保持較快增長,2013年后迅速跳水,從2013年盈利7.2億到2016年虧損7.8億,幾乎是在做“自由落體運動”。
現金流方面,在12年之前,雖有小幅波動,但總體還是處于增長態勢,12年之后,貝因美經營性現金流開始惡化,從12年的10億跌到16年的-4.2億。
所以,從上述幾個關鍵的經營數據來看,貝因美這家公司的分水嶺大概出現在2013年左右,2013年是其最輝煌的時候,當年營收61.17億,凈利潤7.2億,雙雙創出歷史新高,其后開始走下坡路,業績迅速下滑,到2016年暴虧7.8億,成了中國本土奶粉企業的“虧損王”。
五、大潰敗,大反思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貝因美從輝煌走向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