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因美,曾經頭頂中國本土奶粉第一品牌的桂冠,在中國奶粉市場的占有率長期位居三甲之列,縱橫捭闔,風光無兩。
但是到了2016年,這家公司銷售業績劇烈下滑,經營業績出現巨額虧損。當年,其營業收入27.64億元,同比下降39.0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81億元,同比下降853.24%。
那么貝因美這家公司為何從昔日王者變成今日虧貨?它又是如何從輝煌走向沒落的?
今天就跟大家叨逼一下貝因美的曲折經歷。
一、初試鋒芒
1992年11月,貝因美創立于浙江杭州。創始人謝宏,是個奇才,小伙子15歲考入杭州商學院(浙江工商大學前身),念的是食品衛生專業,87年考進浙大,念的是哲學。
小伙子思考天地萬物浮云芻狗之余,對嬰幼兒產生興趣,嬰幼兒和食品一結合,于是搞出一款全新的嬰幼兒速食米粉——貝因美就是靠速食米粉發家的。
當時國內的嬰幼兒速食米粉是美國亨氏一家獨大,基本上處于壟斷地位,國產米粉靠邊站,只有干瞪眼的份。
貝因美要發展,狙擊亨氏是必然選擇。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首先產品品質要過硬。老謝研制出的這款產品,口感細膩,入口即化,品質一流,是具備狙擊亨氏的基本條件的。
除了產品,還要講究打法,畢竟人家亨氏財大氣粗,拔根腳毛比你腿粗,不能硬上。老謝的哲學當然不是白學的,關鍵時刻就派上了用場,一出手就是“農村包圍城市”:
戰略上,先進攻農村市場,然后二三線城市、再搶占一線城市邊緣區,最后挺進一線城市腹地;
策略上,特約經銷與代理相結合,主攻加盟商,兵力集中在地縣級城市和一線邊緣區域夫妻店,快速建立起全國銷售網絡,形成對亨氏的合圍,最后聚而殲之。
僅用2年多時間,貝因美就橫掃中國嬰幼兒米粉市場,以70%的年市場增量,將亨氏剁下馬,成為中國嬰幼兒米粉市場的黑馬冠軍。
二、異軍突起
在嬰幼兒米粉市場取得成功的貝因美躊躇滿志,準備進一步開疆拓土,進行產業鏈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