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將進一步分化
南京江蘇德惠總裁董志春認為,2018年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將進一步分化。
一二線城市房價難以上升,成交量可能會平穩,但價格再往上的空間非常有限。首先,從政策層面來看,政府不允許房價大漲。第二,雄安新區這樣的副中心,以后可能會出現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更多。當核心大城市的功能逐步被副中心或者是周邊微星城市分解掉的時候,居住需求也會有相對應的功能分解。第三,當高鐵、輕軌快速交通網絡形成的時候,一二線重點城市人才、資金,包括一些項目,也會隨著這個網絡往周邊城市去分流,也會導致一二線價格不會再往上走太多。
當然,三四線行情也會受影響,比如鹽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量價齊升,但現在受調控影響,價格跟銷量都趨于平穩。
但三四線會隨著一二線功能的減弱,依然存在發展空間。
中泰研究所從人口流動變化中分析得出,未來三四線中的強者,主要看好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相對乏力。
不過,在珠三角中,只有廣深、佛惠莞的戶籍遷入人口規模一直在穩步增長,而廣東其余三四線城市自2012年以來,基本為凈遷出狀態。
上海近5年來人口凈流入規模亦在不斷縮小,在2015年首次出現人口凈流出。但與京津冀不同的是,長三角人口成功實現了從核心城市向周邊的擴散,上海人口流入來源前五大省中的浙江、安徽、江西等近年來均出現了人口回流,這些省份相對較好的人口消化和吸附能力側面反映了長三角發展相對均衡的區域經濟。
過去5年,浙江、福建、四川、貴州、河南、江西、安徽七省的三四線人口凈流入逐步擴大,其中浙閩川皖的三四線的人口凈流入更為明顯。華東、西南、中部的三四線城市或迎來中期的“人口繁榮”,具體來看,比如浙江的湖州、金華等;福建的泉州、漳州;四川的綿陽、廣元,安徽的蚌埠等。
04、明年房價不可能暴漲
基本穩中有回落
對于房價走勢,明年一二線城市房價維穩,三四線城市成交回落,價格趨穩。
首先,基本面和政策面都決定未來2年的樓市非常平穩。
決定中國樓市的,主要是2個方面,一個是經濟的基本面,還有一個就是政策。2者也會相互影響,比如經濟基本面很不好,就會出政策進行調整。
現在從政策角度來看,中央已經反復強調“房住不炒”。
從經濟角度來看,我國未來2年的經濟將非常平穩。中國經濟2017年一季度增長6.9%、二季度6.9%、三季度6.8%,這表明中國經濟的“L ”型的走勢,已經到了那一橫上。中國到9 月底,實現了全年新增就業目標的99.7%。中國到了11 月份,物價整個CPI 只有1.5%。人民幣則在升值……
總之,從政策和經濟基本面來看,未來2年樓市都會很平穩,房價出現暴漲的可能性很小。
其次,本輪調控的本質就是打交易,實現穩定房價的目的。明源君之前曾經說過,本輪調控的本質是打交易,既限制購買,也限制銷售,減少買房人,也減少房屋供應,最終讓交易數量和頻率減少,從而達到房價穩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