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十九大代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表示,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他透露,正在做的一項工作是加快研究和制定住房租賃管理條例。
該條例早有雛形。今年5月,我國曾就《住房租賃和銷售管理條例》征求意見,而下階段住房租賃管理條例和住房銷售管理條例或將分別出臺。而無論以何種形式出臺,“租購同權”已成住房租賃條例中最惹人關注的亮點。
租購同權可以降低購房需求
記者:住建部透露,通過立法,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與買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租購同權”提法的背景是什么?旨在解決哪些現實問題?
謝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背景下,“租購同權”的提出是我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的一個配套政策。黨的十九大提出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實現“住有所居”的小康夢,住房租賃市場已經是打造多層次住房結構、多角度保障不同群體的住房需求一個關鍵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租房者在城市生活中常常處于弱勢地位,租賃權益得不到強有力保障,主要表現在社會醫療養老、教育等公共福利上與本地市民存在差異。
“租購同權”的提出旨在讓租房者公平享受社會公共福利。改變租房者的弱勢地位,改變傳統觀念里只有購房才是城市“新居民”的觀念。購房跟租房沒有差異的時候,住房租賃市場就成為穩定房地產市場、平抑房價的一劑良方。
朱建岳:國家提出的“租購并舉”,是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的一項重要措施。國內房地產一波接著一波上漲,房產價格瘋狂上漲帶來的“泡沫”急劇膨脹,給國家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帶來了威脅。
袁華之:“租購同權”旨在保障大中型城市不斷流入人口尤其是新市民作為房屋承租人的權利,使其住有所居,并以住房為中心形成相對穩定的生產生活關系。
趙占領:這些年房價在不斷調控中持續上漲。只有當租房和購房在權利上(主要是房屋所附帶的公共資源政策福利)沒有太大差別甚至是相同的時候,民眾對購房的需求將會減弱。
“同權”指的是相同的公共福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