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6月24日訊:1944年,兩名心理學家讓他們的學生看了一出簡單的電影,其中有一個大三角形,一個細三角形,以及一個小球在一個像是房子的圖案里面彈來彈去。結果令人出奇不已,也很適合去形容今天的市場。
財經365零基礎學理財-搞笑圖讓股海沸騰!
結果,絕大多數Fritz Heider以及Marianne Simmel的學生也認為大三角形在欺負其他形狀,并想像圖形們的心情,甚至為眼前的圖象想像出一個故事來。這個實驗展示了無論多迂回,人們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一些故事。
故事從來對市場都有重大影響力。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席勒甚至寫了一本書,說明人們如何對想像一些故事,最終令到經濟潮起潮落。但在過去一年,互聯網迷因圖這一種濃縮而現代的敘述方式在市場里深深地生了根,更由原本只是去述說現況,變成透過述說去進行扭曲。
迷因是一些容易消化并容易分享的一些圖象或片段,很多時剪輯自流行文化,并加上度身訂造的圖說,以傳遞五花八門的信息,由搞笑的自嘲,以至故作高深的政治評論。
說來好笑的是,這些財經迷因竟與冗長的投行報告或報章投資專欄般,有影響市場的能力。而對年輕投資者來說,因對長篇大論和傳統具公信力的報紙和分析欠缺耐性,而更受財經迷因影響。假如一個迷因圖成功傳播,在這個散戶漸具左右市場能力的時代,可以出現具規模的影響。
以個人來說,一個來自無名小卒的迷因大概沒有甚么影響力。但假如那圖被力推至有大幅度的散播,那就很有機會可以推動股價。在Instagram上擁有50萬追隨者的財經「迷因大王」Litquidity說。
迷因一向是各種加密幣上升的推動力,但它們的影響力開始漸漸漫延至主流市場。而今年一大本網上股民催谷起一堆迷因股,就令這現像更不容忽視。
電視游戲零售商GameStop和戲院院線AMC的股價,在今年分別大升超過1,000%和2,600%,令兩者加起來市值達460億美元,這全都可歸功于一班在社交媒體上松散地靠迷因凝聚的年輕股民。
截至目前,這基本仍只是占市場一個細小的角落。但這現象的影響力較所謂「迷因股」為廣泛。迷因也為所謂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提供了助力,而最保守地說,迷因已影響到主流股市,例如令Tesla股價大幅上落。
一名年輕的前金融業內人士Kyla Scanlon在TikTok開了一個向年輕人解釋金融,她對市場「迷因化」既感到興奮,同時感到是一個警號。另一位化名為Dr Parik Patel的財經迷因名人在推特上以不足一年的時間,就累積了30萬位追隨者,他認為這些迷因對很多正在經歷痛苦時期的人來說,是一種水過鴨背的娛樂。不過,他發現這些迷因已傳到遠遠超出他的世界。「我有朋友在與金融完全不相關的行業工作,在疫情前也對這行全無興趣,但現在已有自己的股票組合,同時追隨了一些最熱門的財經迷因專頁。」他說。
這現象可持續多久?這似乎與疫情后的狂熱市場氣氛成正比。Scanlon和Patel認為當現在興奮的市場情緒過去后,情況就會自然完結。不過,Litquidity卻擔心當越來越多人愛上利用社交媒體去賺錢,市場迷因化可能比很多人的想像要來得持久。「我不認為這是好事,但我不認為這會有改變,除非有些監管條例出現。」他說。
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門戶網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