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所以能拿下這8.4%的股份,是因為有哈國的助攻。原來按照哈國法律,本國擁有第一拒絕權或者說優先購買權,允許其介入印度與美國之間的交易。哈國所看重的,并不是中國比印度多出的3億美元,真正決定中國能擠掉印度拿到油田份額的,是中國所累積的石油開發實力,特別是在高難度開發油田的開發技術積累。
于是,哈薩克斯坦行使了“優先購買權”,花了50億美元把油田8.4%的股份從美國人手中買了回來,一轉手以53億美元的價格又賣給了中國,截了印度的胡。如此大的一個油田收購,也成為了中石化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收購項目。
專門負責開采卡沙甘油田的有關人員預計,由于開采水平的提升,這個油田的開采效率將有2015和2016年的18萬桶每天,增加到37萬桶每天。
而就在不久前,更振奮人心的消息是,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在多次的談判之后達成一致協議,中國一共花了2400億美元一次性直接收購了這個世界最大的油田。
財經觀點:
長期以來,國內不少油田都面臨老化、產量降低的壓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保持穩產。雖然老油田生產成本高,但也讓國內的石油隊伍積累了高超的技術。可以說,在油田“挖潛”、高難油田開采方面,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技術,有了中國的加入,困難的技術問題可以迎刃而解。而這,應當也是哈薩克斯坦決定將油田股份轉給中國的根本原因。
總的來說,我國接手卡沙甘油田,不只是得到了大量的原油,而且還遏制了競爭對手印度,遏制了印度對這片油田的開采,也提升了中國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可謂是一舉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