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專注新三板金融服務 不良貸款率仍處于行業中上水平
即便如此,齊魯銀行提升資本充足率的目標卻遲遲無法實現。
數據顯示,齊魯銀行2017年上半年不良貸款率達1.59%,高于上市銀行平均水平1.57%。
對標A股銀行,齊魯銀行不良貸款率仍處于中上水平,這是為啥?
從現有的業務結構和財報數據來看,受限于業務結構和地域限制,齊魯銀行受不良貸款率較高、風險加權資產提升等因素影響,資本充足率一直承壓。
1、業務結構
1)就目前來說,向中小微企業放貸仍是齊魯銀行貸款業務主要收入來源,占比高達75%,遠超常熟銀行等。
2017年上半年,齊魯銀行繼續加大對實體企業的信貸支持,貸款余額增幅達6.58%。相對應的,其2017年中期風險加權資產約1407億元,較期初同比增長6%。
2)山東地區不良貸款率較高。
山東產業素來以大規模著稱,產能嚴重過剩。據媒體報道,山東地區2017年上半年不良貸款率達1.57%,同比期初增長0.22%。
3)放貸行業結構風險較高。
就目前來看,齊魯銀行上半年優化了放貸行業結構,公共基礎建設行業放貸總額占比有所上升,不過,制造業、批發與零售業、租賃業等順周期性行業占仍是齊魯銀行主要放貸領域。
2、利率市場化
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利差不斷收窄,盈利能力也受到了挑戰。這樣一來,內生性資本補充能力不斷下降,業務擴張速度受限。
3、委托理財資金增幅放緩
再者,截至2017年6月底,齊魯銀行委托理財資金期末余額較期初增幅大幅放緩,影響業績。而理財資金的減少與大環境的變化不無關系。
據媒體統計,2017年6月末理財產品余額較年初減少0.67萬億元,同比增速僅8%,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5%。金融同業類產品存續余額較年初減少2萬億元,下降31%。
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內生性資本補充能力,緩解資本充足率損耗將成為商業銀行最現實的問題。
三,降低不良貸款率 風控是關鍵
在未來的發展規劃中,齊魯銀行表示,正在實施的“2017-2019新三年發展規劃”。通過跨區域經營實現業務拓展,有效提升內生性資本補充能力,進而補充資產充足率。
在其50億元融資認購方中,澳洲聯邦銀行擬以其所持有的15家村鎮銀行股權作價6.59億元參與增資,如果方案順利完成,齊魯銀行將獲得15家村鎮銀行的控股權。
但與此同時,齊魯銀行貸款風險系數卻在不斷提高。
1、齊魯銀行此次收入麾下的15家村鎮銀行中,有13家村鎮銀行均處于虧損狀態,與村鎮銀行不良貸款率較高有很大關系。
2、截至2016年末,齊魯銀行已為148家新三板企業客戶累計提供授信153億元,且宣稱貸款無需抵押、免擔保;
3、目前齊魯銀行放貸行業集中于順周期行業,在去產能背景下,不良貸款率也在不斷提升。
另外,風控問題一直都是齊魯銀行的“歷史包袱”。2010年12月23日,齊魯銀行因陷入巨額騙貸案,風控問題走上風口浪尖,而這一事件也直接影響了齊魯銀行此前上市進程。
金融的本質是風險控制。從實際業務開展的角度出發,銀行風險控制能力和水平,是銀行規范運作、穩健經營的重要保障,而風控問題歷來都是銀監會監管的重中之重。
因此,各大銀行歷來在風控問題的把握也最為重視。目前來看,各大銀行在加強風控方面主要有以下幾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