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掛牌公司的增多和市場認可度的提升,今年以來,新三板掛牌公司股東股權質押持續升溫,質押筆數直逼去年全年水平。個別掛牌公司發生質押爆倉、大股東質押后失聯等事件后,業內人士認為,應關注股權質押的潛在風險。一方面,質押權人需加強風控;另一方面,應繼續擴充新三板的融資工具,更好地滿足中小企業尤其是創新型企業成長的需求。
股權質押增多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日,今年以來新三板共發生829筆股權質押,質押股份數合計接近70億股。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新三板股權質押368筆,合計質押23.37億股;2015年股權質押990筆,合計質押105.65億股。雖然今年僅過去不到半年時間,但掛牌公司股權質押頻次和股數直逼去年全年水平。
從質押方類型來看,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占大多數,此外還有一些一般公司和個人股東。從質押股數來看,目前掛牌公司深裝總以1.7億股位列第一。百合網和信中利等掛牌公司的質押股數也超過1億股。從參考市值來看,信中利的4筆股權質押市值均在14億元左右,成為今年以來的股權質押“大戶”。
機構人士表示,與定向增發相比,部分掛牌公司更愿意用股權質押來紓解資金鏈困境,主要是因為股權質押通常不會稀釋股權,股東尤其是控股股東在獲得融資的同時能把企業的控制權牢牢掌握在手中。部分公司由于自身質地等原因,通過定向增發融資較為困難,股權質押便成為退而求其次的融資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