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三板掛牌公司股權抵押率整體處于較低水平,但機構人士提示,不能忽視股權抵押具體操作中的風險。雖然迎來了分層利好,但新三板整體仍未走出低迷態勢,加上實體經濟疲軟,由股權質押所引發的風險可能逐步顯現。
今年3月,掛牌公司楓盛陽發生股權質押爆倉事件,此后公司股價大跌約90%,控股股東財產遭凍結。
5月,掛牌公司哥侖步董事長魏慶華在股權質押后辭職并失聯。公司主辦券商國泰君安指出,目前哥侖步董事會、監事會已低于法定人數,公司無法與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法定代表人魏慶華取得聯系,公司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稅控機已被停用,公司公章、財務專用章及合同專用章被公安機關接收保管。如果哥侖步在6月30日前無法披露2015年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存在被終止掛牌的風險。
券商人士表示,這些風險事件使市場參與者對新三板掛牌公司的股權質押更加謹慎。目前來看,雖然新三板股權質押筆數攀升,但質押方融得的資金通常不多。由于流動性掣肘和中小企業自身發展存在較大風險,新三板股權質押率一般為2-3折,一些資質不大好的“僵尸股”質押率甚至低于10%,大大低于A股主板上市公司股票的質押率。
銀行人士表示,雖然股權質押通常能保證控股權不會旁落,但不排除風險發生時出現極端情況。例如,如果股權質押后股價大幅下跌至平倉線,相關方強行平倉,可能使質押比例較高的大股東失去對于企業的控制權。
機構人士認為,目前新三板股權質押爆倉的風險不是很大。一方面,大股東質押的股票大多是限售股,即使到了預警線、平倉線,市場參與主體也有一定的應對時間,可以想辦法救急;另一方面,股權質押的融資方與質權人通常同處一地,彼此較熟悉,一般會準備好相關應急方案,不會突然強行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