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內地的慣例,每個季度末,券商都會對接下來的市場走勢做出判斷;特別是每年年初,各家券商會召開策略發布會。但往往一年過后,很多券商被發現判斷出現失誤,當時策略會上的PPT也成為打臉的證據,甚至有的券商看好的板塊全年出現大幅下跌,成為“反向指標”。
今年年初,招商證券、中信證券等預測2017年二季度走勢最好,甚至最高看到3600點,但目前大盤在3100點徘徊,離3600點相距甚遠;一些明星分析師看好的板塊在前5個月表現差強人意,例如海通證券荀玉根看好的傳媒、銀河證券孫建波看好的農業,都排在今年以來跌幅榜的前列,不知今年后半程是否能彎道超車呢?
二季度最高看至3600點?
紅刊財經記者統計了12家券商在年初時的判斷,用今年前5個月的市場走勢來印證,多家券商目前看來正確的預測是:2017年上半年看價值,下半年看成長。
例如,申萬宏源王勝提出“先周期,后成長”;東興證券鄭閔鋼表示“經濟回升轉弱后擁抱成長”;海通證券荀玉根認為2017年從震蕩市轉為牛市,成長股或將回歸。而在已經過去的5個月中,指數的漲跌似乎“符合”這一主流觀點,上證指數上漲0.21%,中小板指數下跌0.46%,創業板指數下跌10.32%。
回到歲末年初,在對2017年A股走勢的判斷中,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秦培景和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稹表示,2017年的高點將出現在二季度,王稹預測二季度或達到3600點;華安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徐陽稍微謹慎,受益于穩增長政策,第二季度市場將得到強有力的支撐,預測上證指數最高可能漲至3500點左右。
今年以來,大盤在3300點的壓力位久久掙扎未能突破,二季度以來大盤逐級下跌,截至5月底在3100點一線震蕩徘徊。
此外,雖然多家券商沒有預測點位,但對2017年股市保持樂觀,申萬宏源策略分析師王勝表示:“2017年我們更加積極!”綜合來看,大多數券商認為A股中樞會有所提高。
彼時,各家券商預判點位的邏輯是基于企業盈利改善。華泰證券宏觀分析師戴康認為,2017年全年,企業盈利將進入久違的持續修復期。但從目前已公布的全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來看,該數據在3月份達到51.8,4、5兩個月PMI均為51.2,連續低于前值。
記者還注意到,房地產調控政策似乎沒有松綁的可能。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漲幅均比上月回落,回落幅度在0.7個至7.4個百分點之間。新一輪調控措施是3月中下旬陸續出臺的,對房地產市場的作用還會持續顯現。而且,國有企業去產能即將進入尾聲,A股市場中企業盈利已經出現壓力,市場對下半年企業盈利的前景也不樂觀,可見,全年企業盈利復蘇似乎是一個“偽命題”。
PPP承載股市希望?
PPP在2016年年末時是一個熱詞,彼時市場PPP板塊走出了喜人行情,各家券商也紛紛預測,今年PPP將延續去年的強勁走勢。
2016年年末有一半券商提到了PPP的機會,包括申萬宏源王勝、東北證券陳亞龍、東興證券鄭閔鋼、國泰君安張華恩和招商證券王稹。以鄭閔鋼的觀點為例,在PPP存量項目中,交通運輸和市政工程將吸引最多的民間資本參與進來,有望持續爆發。
但今年以來,PPP板塊的表現并不突出,除了和” 一帶一路”掛鉤的基建企業,環保PPP、市政園林PPP、交通運輸PPP等項目并沒有明顯行情。
細究券商看錯PPP的原因,去年對PPP的集中討論源于房地產政策收緊、地產開工量或將回調。而為了保證GDP達到6.5%的增速,通過寬財政的方式用PPP項目帶動投資,預期將成為發展經濟的主要推手。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 兩會”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政府對GDP增速放緩的容忍度有所放寬,從原來的6.5%調整為6.5%左右。由此一來,靠PPP拉動投資的意愿沒有預想的強烈,隨之PPP板塊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互聯網、醫藥板塊扛起大旗?
紅刊財經記者根據Wind資訊的數據統計,截至5月26日,中信行業分類中輕工制造是今年以來漲幅排名第二的行業,招商證券王稹推薦的白色家電、汽車電子制造、蘋果產業鏈等屬于這個分類名下,今年前5個月漲幅表現較好,老板電器、美的集團今年一季度創下新高;另外,航運、港口板塊今年以來也出現較大幅度上漲,上海證券屠駿在年初做出推薦,他判斷原因在于該板塊進入景氣回升周期,板塊存在低位交易機會。
不過,更多券商沒能對上漲板塊做出準確判斷,由于去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物聯網、大數據”納入其中,因此多家券商對這一板塊一致看多。國聯證券策略分析師張曉春認為,預計2017年物聯網將開啟新征程。由此演進,車聯網、工業4.0等也成為國聯證券計算機團隊重點推薦的子板塊。
但今年以來,電子信息板塊卻出現大幅下跌,中信證券電子元器件板塊今年年初至5月26日下跌了5.3%。同花順物聯網板塊從年初至5月26日跌幅為15.8%。張曉春在2017年策略報告中建議投資者關注達實智能、東華測試、川儀股份、四維圖新、保千里、遠光軟件、三川智慧。紅刊財經記者統計發現,上述7只個股股價在今年年初至5月26日以來全部下跌,其中6只跌幅超過10%,東華測試下跌了37%,川儀股份和遠光軟件分別下跌27.4%和21.9%。
醫藥板塊也是券商對2017年的判斷中所著重看好的行業。張曉春認為,醫藥行業的增速維持在10%左右,他看好化學制藥、兒童藥、中藥等子行業,但2017年以來上述板塊全部虧損,同花順上述三個子行業漲跌幅為-11.8%、-1.8、-9.9%。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以來,生物制品漲幅僅次于銀行,排名第二,上漲了10.1%,但張曉春并未對其做出推薦。
另外,一些明星分析師在年初推薦的板塊占據跌幅榜前列,例如荀玉根看好的傳媒及影視娛樂板塊、銀河證券宏觀分析師孫建波看好的農業板塊等等。具體來看,截至5月26日,中信行業分類中,傳媒板塊下跌8.8%,農業板塊下跌24%,目前只能期待這些板塊下半年逆襲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