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至27日,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棋手柯潔九段和圍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在浙江烏鎮展開了三番棋對決。最終柯潔九段仍“不出所料”的以0:3完敗于“新版”AlphaGo。柯潔的惜敗和AlphaGo的“無懈可擊”,引發市場對人工智能的熱議,A股的人工智能板塊個股也聞聲而動,伺機上漲。業內人士表示,當前人工智能已成多國重大戰略方向之一,人工智能競爭進入“白熱化”。而2017年作為人工智能從主題到業績的過度年,價值投資配置需求也日益凸顯。紅刊財經記者分析發現,不少機構投資者已經提前“潛伏”人工智能概念股,此外,多只人工智能概念股近期被機構投資者密集調研,人工智能業務的未來發展方向成機構關注重點。
機構聞風而動,人工智能板塊受追捧
柯潔和AlphaGo的人機大戰反應到二級市場上,人工智能板塊個股也應聲而漲,紅刊財經記者統計,5月24日~26日,人工智能板塊累計上漲1.31%,其中科大訊飛3個交易日累計上漲5.68%、同花順累計上漲3.31%、華宇軟件累計上漲2.34%,而同期滬指漲幅為1.5%。
而從最新機構調研數據來看,人工智能板塊頗受機構投資者的追捧。Wind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以來,海康威視共計接待192家機構組團調研,位居A股首位,此外,科大訊飛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也高達71次,三花智控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42次。紅刊財經記者看到,在調研的機構中,不乏一些市場知名機構,如在三花智控的調研名單上,就出現了王亞偉旗下的千合資本,朱雀投資、高毅資產等知名私募的身影,而在科大訊飛的調研機構名單中,新加坡政府投資、高盛亞洲證券等外資機構占了絕大部分。
而從調研內容來看,人工智能業務成為機構關注的焦點。以海康威視為例,從公司發布的調研內容來看,機構投資者普遍較為關注海康威視人工智能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產業鏈布局、人工智能對提高公司效益的幫助、與BAT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優勢等問題。
此外,從個股年報和季報公告來看,不少機構投資者已經對人工智能概念股提前進行了布局。如,科大訊飛一季報顯示,被47只基金合計持有2711萬股,其中富國、易方達和博時旗下基金分別持有687萬股、633萬股和460萬股,市值均過億元。同時,在其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還有中央匯金、全國社保五零四組合等機構持股的身影。三花智控一季度也被25家基金持有,其中大成基金旗下14只基金持有最多,合計持有流通股超7000萬股。而截至一季度,中央匯金持有三花智控1371.8萬股,全國社保基金一一三組合和四一一組合合計持有4233.839萬股。
戰略地位不斷提升,有望進入業績落地期
人工智能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蘋果、微軟、IBM、谷歌、Facebook、亞馬遜、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國內外知名互聯網巨頭公司紛紛加碼布局。華創證券分析師尋赟表示,人工智能的力量加速顯露,世界各國均已加入這一未來核心競爭力的戰略布局之中。如美國連發重磅報告,關注人工智能與具體行業應用及社會福利的融合,為政府和個人提出具體應對措施,并強調關注人工智能應用的隱私、安全及倫理問題;繼美國后,英國政府亦發布人工智能報告,闡述如何用本國獨特的人工智能創新優勢提升國力;此外日本、新加坡等亞洲科技強國紛紛制定國家級人工智能規劃,卡位人工智能轉型浪潮。
具體到國內來看,自2016年5月《“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出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政策密集出臺,內容覆蓋日漸全面。2016年3月,“人工智能”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11月,“人工智能創新工程”列入《“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人工智能產業部署不斷深化,有望獲得更充足政策及資金支持,驅動產業價值爆發。值得注意的是,2017人工智能還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人工智能等技術研發和轉化,充分表明國家層面對人工智能產業的高度重視與支持。而在近期召開的2017貴陽數博會上,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司副司長李冠宇表示,工信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共同策劃部署人工智能重大國家戰略,組織編制人工智能發展的白皮書和產業生態地圖,引導社會圍繞重點領域加大投入。
對此,中泰證券分析師王晛分析說,2017年是人工智能從主題到業績的過渡年,價值投資配置需求凸顯。“我們認為人工智能是未來幾年持續性的強主題和機會所在。”他解釋說,一是人工智能在圍棋領域的突破驗證“軟件定義一切、科技塑造變革”威力,人工智能公司業績非線性爆發彈性大;二是經過2~3年的醞釀人工智能工程師已經積攢到足夠合適數量,工程師紅利將陸續在專利、成本、進度上得到變現;三是政府和資本對人工智能成長階段的支持,尤其是今年人工智能首次寫進政府報告,人工智能將迎來政府背書和重點支持,對比歷史上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等政策支持是最大的助力之一,人工智能企業未來幾年將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四是從資本市場估值角度,人工智能動態PE 48.12(wind指數),板塊年初以來跌幅9.32%,近一年跌幅42%,板塊的價值中樞從空間上已經回調至合理位置,“人工智能部分細分行業龍頭或個股下半年業績或超預期。”
三條主線掘金人工智能板塊
投資機會方面,王晛建議投資者從三個方面進行挖掘,一是坐擁高頻場景、流量豐富的垂直化企業龍頭,產品+人工智能來完成業務質變,如安防龍頭海康威視、金融數據服務商恒生電子、同花順、拓斯達等;二是走深度學習算法路線,一般是嫁接在具備一定科學家的基礎上,如國內BAT依托人才優勢紛紛布局深度學習技術,第四范式打造的深度學習遷移平臺背后是以首席科學家楊強為代表的智囊團;三是布局深度學習芯片打造計算機處理能力硬件的公司,如數據吞吐和處理較強或定制化的GPU、TPU、FPGA、 ASIC芯片,代表公司英偉達、同方國芯、士蘭微,而這三者共同點皆為公司屬于細分行業的龍頭。
東吳證券首席證券分析師郝彪則認為,隨著深度學習理論和深度神經網絡的發展,人工智能的應用將逐步擴展到更多領域,如語言翻譯、購物、自動駕駛、醫學診斷、網絡防護、投資決策、法律咨詢等等,滲透到人類生活得各個環節,相當部分的工作都將由人工智能代替,人工智能的奇點加速來臨。他推薦的人工智能產業標的為模式識別領域的工大高新、科大訊飛、遠方光電,人工智能輔助司法領域的華宇軟件、人工智能輔助診斷領域思創醫惠,智能投顧領域的同花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