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挑戰是什么?就是中美貿易摩擦。這是我們世界經濟的一個情況。買健康、買快樂、買服務,以后這都是最好的投資機會
國內的金融層面,大家可以看到從2016年9月份以后,一個是房價調控,第二個是金融去杠桿,再加上金融監管的整頓,所以整個社會融資規模,實際上是下降的。我們現在的廣義貨幣供應量創歷史新低,什么概念?就是整個流動性在退潮。那么流動性退潮以后,最近企業的融資壓力比較大。現在中央的政策是寬貨幣、嚴監管、強改革。從4月份6月份兩次定向降準,也就是釋放比較明確的信號。 什么信號?就是我們對于實體經濟、對小微企業應該是開始逐步寬松,但不是大水漫灌,不過通過嚴監管,它堵住了它不想讓流向的那些地方的融資渠道。所以所謂的緊信用、嚴監管,它使得貨幣創造信用派生不如以前那么順暢??偟膩碚f大家可以留意現在企業的貸款資金的形式,就是說企業分化是比較嚴重的。
從7月份國務院開常務會,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更積極。但是前一段時間央行研究員和財政部的研究員在觀點上出現了一個分歧。坦率的講,我們現在確實需要財政的發力。因為今年上半年我們的財政收入是超過經濟GDP增速,所以這時候是需要減減稅的,那么7月31日二季度的政治局會議,應該是傳遞出來的明確信號。二季度基本上對今年下半年做一個政策的定調,我覺得有這么幾點。大家可以關注。
第一個,就是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那么在積極財政策里面要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擴大內需是什么呢?我認為應該下半年的基建發力,在地方融資平臺,在獲得資金上可能會變得相對明顯,也就是說可能一些投資平臺就有救了。
第二個,減稅。但是中國的減稅一直產生的力度不是太大,我懷疑未來,我們會有更大的力度來進行減稅。
第三個,補短板。我覺得這一次中美貿易摩擦我們已經看得很清楚了,我們新經濟的繁榮,我們號稱我們的獨角獸企業僅次于美國,但是我們新經濟的繁榮都是一些表面產品,我們的基礎技術,基礎的科研不行,我們大量的新經濟是基于技術的應用,所以這里要補短板。還有就是防風險,大家留意一個叫:“堅定做好去杠桿工作”,當然這要把握好力度的結構。所以我認為應該下半年整個金融形式應該還是相對比較簡單,但是結構性可能會深入。
第四個就是改革開放。改革是最大紅利,改革也將為中國開啟新的時代。
第五個是指數。對于中國經濟而言,其實大家從2016年到2018年,我們都在關注筑底。我把它概括為一個周期性和結構性的雙筑底。我們先來看結構性的筑底,去年中國GDP增速是6.9%,那么我們的第二產業是低于6.9%,我們的服務業是高于6.9%,意味著什么呢?
當很多人在說中國還是以工業和投資主導的時候,有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中國正在進入到一個以服務業和消費主導的時代。我們去年第二產業占比40%,第三產業服務業占比是51%。這幾年我們的消費服務業已經超過第二產業,未來我們最大的投資機會,其實就在消費里面。消費升級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溫飽問題,80年代;第二是耐用品,90年代,所謂三大件;2000年是住車消費升級,買車買房。如果是有車有房以后肯定是買健康、買快樂,買服務,以后這都是最好的投資機會。談到這里,我們來看,信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這兩個實現20%多將近30%的增長。在其他行業都是個位數增長的情況下,這個行業是25%以上的增長。這是一個什么行業?就是所謂的互聯網+。我們進一步拆分這個行業,我們來看移動游戲、網絡購物約車平臺、旅游平臺、大數據云計算、這些行業全是35%、80%以上的增長。中國現在的經濟可以說是冰火兩重天。那么這個行業都有什么特點?我們所有的新經濟企業,基本都誕生在這個里面,這個行業基本是兩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