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競爭對手來看,海潤影視擁有孫儷和趙麗穎,唐人擁有胡歌和古力娜扎。同時,IP資本化時代下藝人個人工作室如日中天,周迅、陳坤、李冰冰、黃渤、劉詩詩、周冬雨、楊冪……越來越多的明星都自己成立了工作室。
從票房收入上看,華誼兄弟已被光線傳媒(9.990, 0.09, 0.91%)追趕甚至趕超。根據年報,2015年華誼兄弟參與投資、制作、發行的電影總票房約43億。當年,光線傳媒投資及發行/聯合發行15部影片,總票房約55.76億元。2016年,光線參與投資、發行并計入2016年票房收入的影片共十五部,票房64.2億。華誼兄弟2016年的國內票房約31億。2017年,華誼累計實現國內票房約51億元,記者未在光線年報中找到2017年票房成績。
“去電影單一化”,收購游戲公司套現獲利
近幾年來,市場對華誼“去電影化”的質疑之聲不斷。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認為,華誼兄弟不是去電影化,是圍繞影視核心業務開展大IP業務以圖降低影視在業務中獨大的不穩定結構影響。
2014年,華誼兄弟提出“去電影單一化”。當年的華誼兄弟20周年慶典上,王中軍提出,由于電影市場變化太大,如果華誼的業務僅開展電影一項,很容易陷入困境,因此華誼要尋求多元發展,減輕電影業務的業績貢獻壓力。
文化科技領域資深投資人曹海濤表示,如果華誼停留在運作某部電影或某個項目上,目前市場還沒有清晰的投資邏輯,可能成本高的電影票房低,口碑差的電影票房高,有的明星在這部電影具有號召力,今后卻可能成為票房“毒藥”,正因如此,如果華誼僅僅依靠一部部電影,可能會“昨天盈利,今天挨餓”。
2010年6月,華誼兄弟向游戲公司掌趣科技(4.590, -0.20, -4.18%)投資1.485億元,成為掌趣科技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2%。2012年掌趣科技上市后,華誼兄弟持有前者15.73%的股權。
根據此前媒體統計,從2013年5月至2017年8月,華誼兄弟共拋售掌趣科技股票21次,共計套現24.74億元,所持掌趣科技股份僅剩下0.42%。2017年12月26日,華誼兄弟再次出售掌趣科技1158萬股,減持比例為0.42%,這也意味著,華誼兄弟拋售了掌趣科技全部股票。算上華誼最后一次拋售所獲得的約2800萬元收益,華誼兄弟1.49億投資掌趣科技共套現約25億元。
華誼兄弟2016年年報顯示,當年公司投資收益為11.19億元,增長78.54%,其中,公司出售所持掌趣科技部分股份取得投資收益10.14億元。2016年,華誼兄弟實現營業收入35.03億元,同比下降9.55%,歸屬凈利潤為8.08億元,同比下降17.21%。而如果把包括出售掌趣科技部分股份所獲得收益在內的非經常性損益扣除,其扣非凈利潤為虧損4018.28萬元。這一年,公司電影票房表現不如2015年,影視娛樂板塊營業收入減少9.56%。
成為華誼兄弟“提款機”的不僅是掌趣科技一家。2013年,華誼兄弟還以6.72億元收購了手游公司銀漢科技50.88%的股權。2017年6月,華誼兄弟出售了其中25.88%的股權,套現6.47億元。
高價收購明星公司惹爭議,“兄弟”質押九成股份
在馮小剛成為唯一“頂梁柱”的現狀下,華誼在“綁定藝人”方面頗下工夫。
2015年10月,華誼兄弟宣布以7.56億元收購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娛樂有限公司(簡稱“浩瀚影視”)70%的股權。而此時,浩瀚影視僅成立了一天。
一家成立一天的公司估值超過10億元,離不開公司旗下股東藝人的商業價值——浩瀚影視的股東藝人包括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可謂群星璀璨。
距離收購浩瀚影視僅過去一個月后,2015年11月,華誼兄弟公告,以10.5億元收購東陽美拉股東馮小剛、陸國強合計持有的70%股權,以電影、藝人經紀以及綜藝節目為主要業務的東陽美拉就成為了華誼兄弟的子公司。東陽美拉在收購時也僅成立兩個月。
根據公告,當時東陽美拉的資產總額僅為人民幣1.36萬元,負債總額為人民幣1.91萬元,所有者權益為人民幣-0.55萬元。
盡管公告中,上述兩家公司都進行了業績承諾,華誼的收購做法還是在業界頗具爭議。
在沈萌看來,目前的明星資本化趨勢并不是好的方向,這不利于產業的發展,與其去追流量明星、將股東的利益置于不確定之上,不如換個角度、在內容深度上發力,“目前的消費群體除了追星族外,還有大批在追求內容質量。”
按照協議,馮小剛承諾東陽美拉2016年的業績目標為稅后凈利潤不低于1億元,2017年到2020年12月31日每年度的業績目標在上一年承諾的凈利潤目標基礎上增長15%,如有差額現金方式補足。也就是說,2017年業績目標為1.15億元,2018年業績目標為1.32億元。東陽美拉2016年凈利潤為1.02億元,略微超過業績目標,2017年,東陽美拉的凈利潤為1.169億元,完成業績承諾,而今年在《手機2》遭爭議后,東陽美拉能否達到業績目標尚待觀察。
浩瀚影視此前承諾2015年凈利潤不低于9000萬元,自2016年度起,明星股東承諾每個年度的業績目標為在上一個年度承諾的凈利潤目標基礎上增長15%。未達成業績目標則需要以現金方式補足。公告顯示,浩瀚影視2015年完成了業績目標,2016年實現稅后凈利潤為1.01億元,距離收購時承諾的目標1.035億元相差超過200萬元。2017年浩瀚影視實現凈利潤1.56億元,達到業績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