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多年前位居行業“C位”的華誼兄弟被認為緩慢“掉隊”。近日,電影《手機2》的導演馮小剛、主演范冰冰,以及電影出品方之一的華誼兄弟成為輿論焦點。同花順(44.420, -1.24, -2.72%)i問財數據顯示,截至6月8日,15天內華誼兄弟市值從239.99億元縮水至196.44億元,市值損失43.55億元。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在2014年華誼兄弟“去電影單一化”前后,公司旗下多個藝人跳槽或成立工作室,如今,馮小剛已成為華誼兄弟的“底牌”。
困境之下,華誼兄弟依靠收購明星公司并簽業績承諾協議試圖“綁定IP明星”,引發外界質疑。
被外界認為“衰老”的華誼兄弟開始瞄準粉絲經濟,但《創造101》中的華誼兄弟練習生戚硯笛、公司新簽約藝人洪可欣等人的市場號召力尚待提升,相關子公司去年凈虧損超200萬元。
6月6日,華誼兄弟公告,王忠軍和王忠磊已將所持股份大比例質押。6月8日,記者就上述問題多次致電華誼兄弟公關部并發送郵件,截至發稿時,未得到回復。
藝人“自立門戶”,華誼明星IP減少
馮小剛被認為是華誼兄弟的“底牌”。
華誼兄弟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已經建立影視業經營管理和創作人才隊伍,這份隊伍名單包括王忠軍、王忠磊、馮小剛、張國立、管虎、程耳,前兩人是華誼兄弟創始人,馮小剛位列第三。
在2017年華誼兄弟影視作品新增榮譽中,馮小剛的電影占據了半壁江山。其中,《我不是潘金蓮》和《芳華》給華誼兄弟帶來12個提名或獎項。
“馮小剛近年來一直主打溫情商業片,是票房吃香的電影類型,再加上多年資歷累計,如果僅就投資方青睞度、票房號召力和市場價值來看,現在馮小剛無疑是華誼兄弟的王牌和搖錢樹”,資深影評人岳歸歌向記者分析。
周迅、黃曉明、范冰冰、李冰冰……多名知名藝人此前就已離開了華誼。華誼兄弟在2017年年報的風險提示中表示,由于業務規模有限,少數簽約制片人及導演對公司業績的貢獻占比相對較高,公司將積極采取多種人才管理措施,加強公司人才儲備及業務規模的持續擴大,減少核心專業人才變動給公司經營業務帶來的負面影響。
近年,“明星IP”這個詞火了。所謂“明星IP”是指能維持住粉絲群,讓粉絲對明星相關內容具有高度認同感,并且能在行為、消費上表現出高轉化率現象的明星。“明星是IP創造和挖掘最不可或缺的首要資源,娛樂產業已全民進入明星驅動IP的時代,華誼兄弟圍繞明星IP制作、流轉和價值最大化的布局也已經得到了市場印證。”華誼兄弟董事長王忠軍在2015年11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目前看來,華誼兄弟旗下較為出名的明星IP只有鄭凱、馮紹峰、杜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