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騰訊財經從中國銀監會獲悉,中國銀監會于7月28日至29日召開2017年年中工作座談會,部署下半年銀行業監管的四大重點工作。銀監會稱,將認真執行已出臺的公私分開、履職回避和監管問責辦法,堅決杜絕徇私舞弊、設租尋租、利益輸送等違規違紀行為,堅決以管黨治黨的“嚴緊硬”改變監管工作的“寬松軟”。
劃定下半年四項重點工作
一是服務實體經濟要有新貢獻。引導銀行業更加注重供給側的存量重組、增量優化和動能轉換,進一步發揮債委會的作用,積極推動債轉股落地實施,有效支持去產能去杠桿。扎實推進普惠金融,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在修復國內經濟失衡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堅決治理“干活不彎腰”“坐地收錢”現象,引導銀行業主動減費,確保全年向客戶讓利不少于440億元。
二是防范銀行業風險要有新舉措。綜合采取多種手段,加大處置和核銷不良貸款的力度,防止新增貸款過度集中。“一對一”盯防高風險機構,嚴密防范流動性風險。深刻汲取教訓,強化內部管理和風險控制,從根本上加強票據業務監管。抓緊制定業務規則,落實穿透原則,切實規范交叉金融業務。嚴格執行有關規定,抓緊規范銀行對房地產和地方政府的融資行為。深入扎實整治金融亂象,堅決懲處違法違規行為。充分發揮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作用,會同有關方面積極穩妥做好非法集資處置工作。
三是深化改革要有新進展。優化股權結構,加強對股東的穿透監管,嚴格監管股東關聯交易、利益輸送、不當干預行為,強化董事履職評價、考核和問責。把監事會真正做實,充分發揮監事會對董事會和高管的監督作用。健全內部風險控制機制,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了解客戶、理解市場、全員參與、抓住關鍵”的原則,構建垂直獨立的內控架構,壓實董事會風險防控的最終責任。完善激勵約束機制,改變過度追求短期利潤、造成風險后移的經營方式。有序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不斷擴大銀行業對外開放。
四是加強監管要有新作為。堅持“監管姓監”,切實糾正監管定位偏差,回歸監管本源,專注監管主業。主動做好監管協調,層層壓實監管責任。努力培育恪盡職守、敢于監管、精于監管、嚴格問責的監管精神,真正形成有風險沒有及時發現就是失職、發現風險沒有及時提示和處置就是瀆職的嚴肅監管氛圍。全面梳理銀行業各類業務監管規制,盡快填補法規空白,爭取在年內出臺18項新制定和新修訂監管制度。
早在今年4月,銀監會公布了“彌補銀行業監管制度工作項目”,按照制定類、推進類和研究類分類,共有26項擬推規章。涵蓋了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等商業銀行面臨的重要風險,以及表外業務、理財業務、資產證券化等重要表外項目,十分全面。其中涉及商業銀行的有18項,包括《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等。
銀行業風險總體可控
根據銀監會公布的數據,截至6月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13.2%,流動性覆蓋率124.4%,銀行業金融機構撥備覆蓋率172.3%。銀行業運行總體平穩,風險總體可控,資產增速趨于合理,支持實體經濟力度進一步增強,資金空轉現象有所減少,市場亂象整治取得一定成效。
但同時,銀監會搶到,必須看到當前銀行業風險防控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不良資產反彈壓力較大,跨市場、跨行業產品和業務隱患較大,房地產市場潛在風險和政府隱性債務風險不容忽視,類金融業務和新興金融活動的負面影響仍在擴散,非法集資等金融違法犯罪活動仍很嚴重,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