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來看:在私募投行方面,中融信托不放棄傳統業務,但堅持“穩中收縮”的原則,在結構上收縮傳統融資類業務,并嚴格業務標準,一事一議,收縮以單純融資為目的的業務;資產管理方面,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大方向,加強主動管理能力,提升綜合金融服務水平;財富管理方面,中融信托依托多元化的產品體系和強大的投顧團隊,根據客戶的理財需求、資金體量、風險偏好等綜合因素,為客戶匹配精選產品,制定專屬的資產配置方案。在轉型進程中,中融還加大了家族信托業務的發展,專門設立家族辦公室,推出標準化家族信托產品和系列客制化家族信托產品。
游宇表示,未來中融信托積極服務實體經濟,助力新舊動能轉換,還將在業務發展中不斷提高自身主動管理能力,在股權投資、財富管理等領域尋找新的突破。“在業務選擇上,我們持續看好財富管理業務,將通過發展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業務,讓財富人群能夠在中國本土獲得更好的財富傳承服務。期間,我們將始終把合規管理、風險控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對客戶負責、對市場負責。”
百度副總裁黃爽:直擊改革痛點 開啟智能金融
在1月19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合辦,以“中國新時代、價值新坐標”為主題的第一屆新時代資本論壇上,百度副總裁黃爽就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所面臨的痛點展開演講。
在2016年6月份加盟百度金融前,黃爽是陸金所執委,是其開放式產品平臺的重要架構設計參與及實施者,對陸金所開放式產品平臺的設計和實施具有重要貢獻。而更早之前,她歷經美國第一資本公司、渣打銀行等多家世界知名金融機構,擁有豐富的金融從業經驗。
在傳統金融機構工作10多年后,又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對于目前行業所面臨的痛點,黃爽有著深刻的認識。她談道,整個經濟結構的調整可能是過去幾年的主基調,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經驗很難快速判別資產是否優質,傳統信息也難以評估資產的收益和風險。尤其是在大消費、大健康等消費升級的概念下,金融同時也受到共振,個人業務在金融整體的占比逐步提高。與此同時,新金融在面臨沖擊是出現一些亂象,迎來了新的監管。而在金融需求上,許多亂象和金融的真實性有非常大的關系。因此,金融風險的評估和金融本身的評估是同樣重要的。
總體來看,目前傳統金融機構服務面臨多重痛點:一是優質資產難覓,大眾投資渠道有限;二是線上數據應用有限,人群畫像能力不足;三是資產信息透明度低,資金-資產匹配難度高;四是用戶金融需求真實性難以判斷;五是資產結構調整;六是征信體系缺位,5億白戶共債風險高;七是風險防控不足,違約事件頻發;八是部分產品利率畸高,個別機構暴力催收。
針對于目前的金融環境,百度金融提出了智能金融的概念。而智能金融主要就立足于獲客和風控來破解行業痛點。智能獲客主要包括人群畫像前置和需求評估前置,大數據風控則主要包括個人風險評估前置、企業風險評估雷達、反欺詐。
在黃爽看來,人群畫像本身對風險的評估比較有限,但對金融產品的設計有著極大的借鑒意義的。目前,百度有著60億的日搜索請求、14款過億用戶App、10億移動設備行為,這些數據幫助百度金融形成金融數據標簽,在此基礎上再對人群畫像,包括學歷、年齡、職業、資產等,準確率達80%以上。同時,在深度研究人們的搜索數據的時候,會形成一些及時響應的模型和延時響應的模型,可以幫助企業設計更好的金融產品,滿足人們的需求。這也已經實際應用到了百度金融的資金端和產業端。
在信用風險評估方面,百度金融在個人信用風險評估前置上利用獨有數據對用戶風險進行甄別和分層,根據Pre-A信用評分、反欺詐和信息厚度將用戶分為ABCDE五層。這樣的處理能有效預測違約風險,A客戶群逾期率僅為城商行平均1/10,同時根據百度數據+央行數據,能對違約的捕獲率提升13%。對于企業也有同樣的應用,企業風險評估雷達能進行多維立體觀測,通過行業比較直擊企業真相。在反欺詐上,則通過巨型關聯網絡有效識別黑產和騙貸。
最后,黃爽認為,隨著人工智能、智能金融的發展,未來用戶金融需求真實性的判別將高效易行;征信體系日趨完善,共債風險將顯著消除;資產質量透明化,資金-資產匹配效率將大幅提升;線下服務快速線上化,運營成本將大幅降低;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將形成相互補位、良性合作關系。她相信,如果是一個共建生態的概念,智能金融也可以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