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面上,大數據、國產軟件、高送轉、次新股、網絡安全、互聯網金融等板塊漲幅靠前。沒錯,創業板上周四報復性反彈3.62%,確實意味深長,因為創業板和上證指數也不能無限的背離下去。值得關注的今天創業板反彈,也是周四。
創業板爆發原因,其一就是國家隊會師中小創。
截至8月2日,已有19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7年半年報。國家隊乃至長線資金的動向自然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從已經披露的情況看,社保基金、證金公司、匯金公司等國家隊資金在中小創會師。
作為國家隊來說,在保持主板公司作為主流配置資產的同時,配置一定比例的中小創公司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這一點在今年中小創公司半年報中體現的更為明顯。比如,社保基金第二季度新進駐了威華股份、科遠股份、億緯鋰能、云意電氣、先導智能等中小創公司,其中開潤股份最受社保基金歡迎,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有2只社保基金,其后是康泰生物等。
再如,證金公司選中昆侖萬維和蘇交科,今年第二季度分別買入2312.53萬股和962.49萬股,持股占比2%和1.66%。而且證金公司成為了昆侖萬維的第一大流通股股東。在此之前,證金公司沒有在創業板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過。
與證金公司相比,匯金公司則是中小創公司的常客。如社保基金新進駐的先導智能,匯金公司名列十大流通股股東,增減情況顯示“未變”,說明其早已入駐該股多時。
社保基金、證金公司、匯金公司步調一致的投資于中小創公司,其背后的寓意值得市場深思。
其二就是創業板回暖是大概率事件,主板大漲后,其存在補漲可能。上證指數要成功沖關3300,創業板指數關鍵時刻的助攻是不可缺少的。值得注意的是,資金已經在大金融和周期股方面介入很深,這些板塊應該還會反復拉鋸。
其三就是創業板里也有低估值股票。
之前創業板因為整體市盈率過高,一直處于下跌趨勢中,一些績優股也被拖累。目前來看,創業板是不是見底不好說,但是其中的績優股應該有機會獲得應有的估值了。創業板為何整體估值高,因為就成長性而言,它優于另外兩個主板。既然它具有這一特性,那么其中必然會有一些業績好,成長快的個股。
那么創業板的績優股能起來嗎?這里要說到今年開始的投資風格:價值投資。
隨著滬股通、港股通開放,MSCI將A股納入,加上政策支持外資流入,A股未來會越來像美股和港股。但是不是馬上能和美股和港股一樣創新高,筆者認為,還需要一個過程:高市盈的股票還要繼續擠泡沫。但與此同時,業績好的個股、分紅高的個股會越來越被市場認可,股價也會持續上漲。既然總的策略是這樣,那么創業板的低市盈個股和高成長股就不應該被埋沒。總而言之,創業板中績優股才是扛大旗的。
下面是筆者整理的創業板基金: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融通創業板指數基金,是唯一一只增強型創業板指數基金,截止到8月2日,該基金自成立來已經取得了101.46%的收益。而且自7月18日創業板開啟反彈以來,也確實獲得了多于跟蹤指數1%的超額收益,非常具有吸引力。
景順長城中小板創業板精選股票,是一只主動型基金,它的業績比較基準是創業板綜合指數×45% 中小板綜合指數×45% 中證全債指數×10%,但該基金7月18日以來到8月2日只取得了2.5%的收益,所以從短期來看它并不如純被動型基金。
易方達創業板ETF是成立最早的一只創業板ETF,成立于2011年9月20日,自成立以來已經取得了80%的收益。它的費率在同類中也是較低的,規模適中,跟蹤效果也不錯。
廣發創業板ETF聯接C和天弘創業板C跟蹤效果也不錯,之所以列出C類是因為C類沒有申購和贖回費,適合基民快進快出。這里更推薦天弘創業板C,因為比較而言,廣發的這只規模只有0.043億,規模非常小,而天弘的這只規模適中,收取的銷售服務費更低。
華安創業板50ETF,這只基金自7月18日以來,凈值增長最高,達到了6.4%。原因是這只基金跟蹤的指數是創業板50,而其他指數基金都是跟蹤創業板指數的。
區別是目前創業板股票有660只,創業板指是從中選取了100只流通市值最高、成交最活躍的個股,創業板50則是從創業板指100只股票中,再選取50只流動性最好的股票,同時也是創業板知名度高、市值規模大、流動性好的企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創業板50比創業板指具有更好的成長性。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